那些份额增长的基金公司

前两天跟大家聊了下,今年A股表现如此给力,公募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虽然在增长,但多数公司份额实则在下滑。

上次聊完产品,今天一起来看看年内前三个季度各家基金公司主动权益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30%的灵活配置型)具体变化。

从规模变动上看,可统计的全市场165家基金公司规模增长为正的有121家,占比73.33%,其中规模增长超百亿的有21家,占比12.73%。

不过规模增长受净值涨跌影响,单纯从份额增长来看,可统计的全市场165家基金公司中只有34家份额实现正增长,占比20.61%,其中份额增长超10亿份的是10家,占比6.06%。

而永赢、中航、平安、博道、德邦、国金六家不仅规模增长超百亿元,份额增长也超10亿份。

数据来源:Choice

永赢基金不意外,它家“智选”系列今年在业内很出名。

中航基金的增长主要来自中航机遇领航混合C、中航新起航灵活配置混合C,尤其是中航机遇领航混合C,该基金年内规模增长107.85亿元,份额增长33.48亿份。

德邦基金的增长主要来自德邦鑫星价值灵活配置混合C,它年内规模增长65.68亿元,份额增长18.74亿份。

国金基金、博道基金都以主动量化为特色。

而平安基金则是多只产品实现增长,而非单纯依赖一两只。

规模增长在前的是平安医疗健康混合A/C、平安匠心优选混合A、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A/C、平安新鑫先锋混合A/C、平安医药精选股票C。

平安医疗健康混合、平安医药精选股票的基金经理都是周思聪,我介绍过她很多次,一位医药进攻选手。

她的风格偏强锐度,所管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集中度很高,平均仓位在80%以上。

在今年医药给力的大趋势下,周思聪所管的三只基金年内收益率均超80%。

数据来源:基金报告,截至2025/9/30

持股集中且又是主题基金,这对于基金经理选股、细分行业挖掘提出比较高的要求。

周思聪的医药投资策略高度关注政策周期和行业景气度。在景气度这一前提下,如果子行业确定性很高,就会持仓较重。

在选股的层面上,她更为关注有盈利基础的个股,即专注于自己的赛道,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竞争壁垒的企业,从而最终实现复利式的投资收益。

10月31日医药板块大反攻,如果你想布局医药,周思聪值得一看。

平安匠心优选混合是平安权益投资中心投资执行总经理张淼的代表作。

该基金各阶段都大幅跑赢业绩比较基准。

张淼有着近20年的证券从业经验,超10年的公募管理经验。

多年投资生涯,张淼坚持“立足长期,寻找优质赛道,寻找能够特续提升内在价值的好公司”的投资理念,实现长期稳健的收益。

平安匠心优选混合A在前三季度基金份额也增长了6.63亿份。

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在今年很出色,前三个季度涨幅超过90%。

基金经理张萌先是“科技新秀”,他是业内比较少见的有实业经验的基金经理,拥有华南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硕士学历,曾任职于广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西南证券,2018年6月加入平安基金。

“产业+投资”的复合背景,让他对先进制造领域的技术路线、供应链壁垒、公司真实竞争力有更深的理解,坚持从产业思维切入寻找投资机会。

通过重点投资机器人供应链中确定性高的公司和主业改善+机器人新突破的公司两类投资机会,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在他的管理下近一年收益率达到116.98%,在954只同类基金中位居第一。(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9/30;同类基金指普通股票型基金)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9/30;业绩比较基准是中证智能制造主题指数收益率*85%+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10%+恒生指数收益率(经汇率调整)*5%

平安新鑫先锋混合是一只成立年限超过十年的产品,历经牛熊考验后,截至10月29日,它复权单位净值创出历史新高。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买,都是给投资者赚钱的。

这在全市场很稀缺的,全市场成立超十年的主动权益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最新一季股票占净值比重在50%以上的灵活配置型基金)有1016只(只含主代码,下同),截至10月29日,创出历史新高的仅有119只,占比11.71%。

更重要的是,平安新鑫先锋混合基金经理是目前担任研究总监的张晓泉,产品管理离不开研究团队的赋能,因此,该产品的净值、规模增长也更能体现一家公司的投研实力变化。

经过多年的深耕,平安基金构建了“真机制、真团队、真人才、说真话”的四真投研机制。投研团队已形成“说真话”“团队开放合作”等良好氛围,这是同业中较为难得的。

“真机制”:一是平安基金内部提倡打破资历鸿沟,以业绩论英雄,基金经理研究员之间只有业绩的差异,没有职级的差异;二是打破“投研两张皮”,研究工作深度贴合投资实战。

“真团队”:在投研一体化机制的基础上,投研团队形成开放包容的文化,互促学习进化,以团队力量提升个人成长。

“真人才”:平安基金认为该以“α贡献”作为考评基金经理的核心标准,筛选出真正的人才。不仅仅以业绩排名作为单一评价来源,还需结合市场风格、基金经理能力圈等因素,识别真正的“α贡献”。

“说真话”:不拘泥于传统研究分析框架,研究方法不区分“高低”,提倡简洁、高效、说实话的沟通交流机制,逐步形成愿说真话氛围,鼓励投研人员之间发表不同意见。

在此机制的支撑下,平安基金已打造出一支风格多元、策略稳健、长期绩优的投研团队。此前,我也跟大家提过他们的产品整体业绩今年很是给力。

我做了一项筛选,标准是:

1、年内收益率≥50%(翻倍太吓人了,年内实现50%的收益要求很挺高的了)

2、旗下主动权益基金数量至少在50只以上(数量太少没啥意义)

3、统计维度取今年前三季度

4、主动权益基金指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最新季报股票市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50%)

得出结果:只有平安基金占比将近50%。

从产品明细上看,平安医疗健康混合、平安匠心优选混合A、平安先进制造主题股票、平安医药精选股票等规模增长在前的基金都在表内。

数据来源:Choice,截至2025/9/30

综合来看,今年市场虽然涨得多,但是从份额上看,投资者反而越涨越卖,像平安基金这种旗下多只产品能够实现份额逆势增长的基金公司尤显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