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债和重组,融创有什么底牌?

6月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融创在香港总部召开了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

但与前两年不同的是,今年终于见到了久违的“老孙”。与他并肩而立的是老将汪孟德和高曦。这是融创陷入流动性危机后首次亲临。

对未来的房地产发展趋势,孙老板直言“一直比较有信心”。“除了开发业务之外,运营业务和能力在未来这两三年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突破,尽管面临挑战,公司对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预计今年的表现将优于去年。”

面对股东提问,“您觉得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吗?”

孙老板坚定地回答“肯定的”。

融创的化债,和其它房企比起来,一直都是有魅力的。如果是孙老板个人的态度,还是债转股的实际推进,基本都是顺利的。

在4月17日的重组方案中,核心内容是“全部强制转股”,根据当时的股价和方案,债权人资产基本打四折。截至6月20日,75%的债券已签署重组支持协议。

一旦重组成功,融创相当于结清了680亿债务。

境外重组听证会定于9月15日举行,完成法定程序后就会生效。孙老板此次出现,显然是要给市场和债权人一颗定心丸。加上今年年初,孙老板完成了154亿的境内债重组。

历经3年,融创似乎迎来了真正的曙光。

截至 2024 年末,融创总资产为 8,828.8 亿元,净资产 551.5 亿元(归母净资产 405.2 亿元),在累计计提减值超 920 亿元后仍保持正向净资产。尽管经历大规模减值,融创仍保有一定资产基础,尤其核心项目的优质属性未被完全侵蚀。

总负债 8,277.4 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 93.7%,仍处于行业高位。有息负债 2,596.7 亿元,同比减少 181.6 亿元,资本结构有所优化。

154 亿元境内债重组完成,削减 70%债务规模,5年内无兑付压力,成为行业首个完成境内债整体重组的房企。境外债仍在推进二次重组。

股东会上,孙老板断言“最困难时刻已过”,但融创真正的复活才刚刚开始。

2025年,百强房企毛利率跌破10%,如果销售毛利持续下跌,房企的造血能力不足,再怎么债转股也无济于事。

融创的销售毛利,则是好坏参半。好的是销售毛利由原来的负值转为正值7.8%,坏的是这样的销售毛利仍然无法支撑融创。

2025年,融创上半年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235.5 亿元,毛利都无法支付利息。值得提的是,上半年合同销售均价约 32,660 元 / 平。

融创的资产,确实不错。

在我看来,孙老板的底牌,也正在于此。土储1.2776 亿平方米,权益土储8756.5 万平方米),超80%位于一二线核心城市,如上海、北京、重庆、武汉等。碧桂园三四线占比72%。

还是那句话,房价不起来,所有的爆雷房企都无法自我修复资产负债表。孙老板的底气,就是优质土储。不要不要被债务拖垮,避免持续掉血,等到土地资产修复,房价修复,融创也会迎来修复的一天。

不过,在融创财报里,还有一笔数字容易被遗忘,那就是贸易及其它应付账款,仍有2647亿。

多少上下游。

#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