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荷兰政府忽然搞出了个“趁火打劫”的把戏。
他们扯出冷战时期的《商品供应法》,打着阻止技术外流、维护国家安全的旗号,直接接管了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总部,还把中方的CEO张学政撤职了,甚至把147亿人民币的资产都冻结了。
这番举动让小卞都忍不住感叹,难不成荷兰觉得自己拿了话事权,能轻而易举地掌控全球车规级芯片的关键命脉?
要芯片先换钱,欧洲车企慌了神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他们的那些动作,简直就是一场自己演自己看的闹剧。
看来荷兰政府大概没搞清楚情况,不知道安世的关键产能早就转到中国东莞,被闻泰科技给接管了。
听说啊,全球每10颗车规级功率芯片中,有7颗是在东莞的厂子里生产的,这个地方还负责了安世70%的封装产能,也就是说,安世的“心脏”基本上都在中国这边了。
荷兰拿到手的那总部,说白了,就是个只有挂名的空壳,没了东莞的生产线,连一颗成品芯片都造不出来。
路透社讲呢,现在在中国能买到安世的芯片,直接把荷兰那“遮羞布”撕得稀碎,折腾了半天,结果还是白忙活。
更让人气不过的是,背后居然还暗藏着美国的影子。
早在6月份,美国就向荷兰传话,说让安世摆脱实体清单的限制,先把中国的CEO换掉才行。
9月29日美国刚刚加强了出口管理,荷兰第二天就迅速采取行动,连安世公司里的外籍高层都配合着抱怨,场面来得比电视剧还明显。
他们再怎么琢磨也没想到,中国早就把关键牌给握在了手里,这次荷兰的行动,纯粹是在自找麻烦。
荷兰还沉浸在“接管胜利”的喜悦中呢,中国一回头就甩出了“王炸”。
10月4日,中国商务部直接宣布了出口管控措施,禁止安世中国向国外出口芯片以及相关的材料。
这一下子,全球的供应链就算是“卡壳”了,欧洲的汽车厂商第一个就慌了神。
大众的芯片库存顶多还能用三周,德国沃尔夫斯堡的主要工厂都快得停产了。
宝马、奔驰这会儿都急得直跳脚,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连夜出声喊话:“赶快搞定吧”,生怕整片产业链一下子陷入停滞。
就在大家都以为局面要僵住的时候,安世中国传来消息,说要恢复供货了!
不过呢,有个硬性规定,就是所有交易都得用人民币结算,而且只针对中国市场这块地。
这个决定一出口,游戏规则就全盘翻转啦。以前安世都是用美元做结算的,现在突然改成人民币,等于把钱直接导入中国的银行体系。这下荷兰想冻结资金都没门,美国的“长臂管辖”更别想得逞,直接就失效了。
欧洲的汽车厂商反应简直像闹戏似的,真是“说一套做一套”。
宝马和大众不犹豫,一签就是合同,毕竟这两家在华市场赚得挺火,手头上现金不少,准备不签岂不是坐等停产靠西北风?
别的欧洲品牌就差远了,没人民币在手,只能到处“淘”货换现金,怕晚了点儿连“汤”都喝不上,真是焦头烂额。
这场面就像在抢演唱会门票,只不过今天抢的可是人民币的额度罢了。
毕竟在芯片紧缺的这段时间里,安世的芯片就像是真正的“工业硬通货”,要是不按规矩走,估计就得被赶出供应链那会儿了。
重要的是,这招不仅仅是为了“自保”,还有效地激发了人民币的金融功能。
欧洲汽车厂商想用人民币也不愁办法,比如可以去咱们这边发行“熊猫债”,直接向中国百姓和机构借资金。
还可以去香港搞离岸人民币债券,或者重新启用跟中国央行的货币互换协议。
以前人民币不过是“买东西的票子”,如今却变成了“融资资本”,直接迈入资本金融的深水区,美元的垄断地位,也偷偷地开始动摇了。
这不是简单买卖,是改写规则的开始
不少人认为安世用人民币结算只是一场商业上的反击,但实际上里面隐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大战略”。
过去,人民币跨境结算70%都靠进出口,比如石油、铁矿这些大宗商品,虽说交易额很大,但距离实现全面国际化的目标还差得远。
价格变动起伏挺大,还容易被其他货币取而代之,比如今天用人民币买巴西的铁矿石,明天如果人家觉得美元更靠谱,可能就会抛弃,这样的话,想撑起国际硬通货的信用就挺难的。
这次安世不再搞“低纬度游戏”了,而是直接进入高端供应链的核心芯片领域。
要说芯片可真是“工业粮食”,汽车、家电、电力设备啥都得用,而安世还坚持用人民币结算,就像是在全球工业“心脏”里插了一块人民币支付的芯片似的。
更令人关注的是,人民币的价值基准换了,以前是和鞋子、袜子、大宗商品挂钩,现在直接对标高端芯片这种“硬核资产”,信用水平一下子拉开了差距,这才算是真正对美元霸权的一记“降维攻击”。
没想到的是,这竟然还引发了一连串的“涟漪反应”。
宝马用人民币支付芯片费,接着德国的变速箱厂、法国的特种钢厂、以及日本的轴承供应商,也都得用人民币来结算,不然就拿不到货款啦。
那些一辈子都没用过人民币的二级、三级供应商,现在也得开人民币账户,还得琢磨汇率问题。人民币就像汽车产业链里的“毛细血管”一样,慢慢地,点点滴滴注入到全球的工业系统里。
要是不接受的话,说不定就会被直接踢出供应链。跟“维持生计”比起来,用啥货币根本不是重点。
总结
在小卞看来,这件事的本质其实就是全球产业格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的制造业占了全球总量的30%,长期用别国的币结算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本就说不过去。
安世这次的动作表明,核心产能得自己牢牢掌握,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不是虚谈,而是真正的“生命线”。
荷兰政府东奔西跑,抢了个空壳,反倒帮中国推动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这波“意外之喜”,可能连他们自己都没想到吧。
目前美元的“金光闪闪”或许快要撑不住了,一场悄然开始的变革,正慢慢重塑着全球的货币版图。
#荒野求生冷知识大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