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的深秋,志愿军后勤部的李参谋突然接到一项紧急任务。上级让他立刻组织车队,赶往丹东,运送一批急需的武器装备到朝鲜前线。当时,传达命令的是通讯员小王,已经是深夜了。小王跑得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但还是忍不住大声喊道:“好消息!”
丹东的军事装备
李参谋最初对此事感到疑惑,不明白深夜派遣车队前往丹东运送武器是为了什么。但当小王告诉他这批武器并非普通的装备,而是一系列反坦克武器后,他的心情立刻变得兴奋起来。李参谋立刻起身,开始联系运输车队,并迅速开车前往丹东。
李参谋为什么这么着急?这是因为对于志愿军来说,反坦克武器实在太重要了。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的装备几乎全面落后于美军,但最终能够战胜敌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我军战士的战斗能力远远超过对手;另一方面,我军指挥官在战略和战术上的智慧和谋略远胜于美军。
在战斗中,火力不足是我军的一个大问题,而且补给线也被美军的飞机炸坏了。虽然我们在地面战斗中占了一定的优势,但面对美军的坦克,我们始终难以突破。对付美军的坦克,我们的策略很有限,要么用炸药包,要么用集束手榴弹,但都必须在非常近的距离内才能对坦克履带造成破坏。美军的坦克修复能力强,还能和步兵协同作战,所以每次成功炸毁他们的坦克履带,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很多经历过多次战斗的老兵对美军的坦克有着很深的反感,他们戏称这些坦克为“铁乌龟”。虽然这样的称呼可以在情绪上得到一些宣泄,但在实际战斗中并没有什么帮助。如果我们部队能够配备上能够从远处摧毁美军坦克的武器,不仅能够大大增加我们获胜的机会,还能显著减少我方的伤亡。李参谋心里很着急,希望尽快把这种反坦克武器送到前线。
这队十几辆运输车对于志愿军来说,规模已经不小了。车队日夜不停地赶往丹东,到达后立刻将预先准备好的反坦克武器装上车,然后迅速送往前线。李参谋在运输途中,心里有很多感慨。抵达丹东后,他才知道,这些反坦克武器竟是我国自己研发生产的。
美军坦克的噩梦
前不久,咱们国家还不具备生产反坦克武器的技术。不过,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我军攻占了一处美军阵地,意外地发现了两种此前未曾见过的全新武器。把这些武器运到师部,交给专家深入研究后,证实它们分别是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两种新型武器。
火箭筒后来被送到了沈阳的52兵工厂。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无数的困难,终于成功研制出了51式火箭筒。与此同时,无后坐力炮也被运到了重庆的望江厂。科研人员在这里进行了无数次的试验和改进,最终成功研发出了一款57毫米口径的轻型无后坐力炮。这款新炮不仅变得更轻便,爆炸威力也大大增强,而且射程也显著提升,变得更好用了。
这批反坦克装备送到前线后,志愿军没有立即分发给各个部队,而是召集了炮兵中的高手,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培训。为了确保培训效果,他们请来了从苏联留学回来的反坦克专家,在一个专门设立的训练基地里进行教学。在深山中,他们秘密地进行了实弹射击训练,很快掌握了这些武器的操作方法。
这些志愿军回忆起往事,特别提到从苏联回来深造的张教官。他多次强调一个重要的点。这种无后坐力炮虽然火力强大,但与普通火炮不同。使用时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人员靠近。无后坐力炮确实有后坐力,但通过特殊的阀门,将后坐力从炮尾排出。如果有人不幸被冲击波波及,后果往往非常严重,要么死亡,要么受伤。
张教官的话像一把刻刀,深深地刻在了志愿军战士的心里。在后来的战斗中,他们巧妙地避开了许多不必要的伤亡。经过大约一个月的训练,204师610团率先与美军正面交锋。在这场战斗中,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等武器发挥了重要作用。团长尚志功巧妙地设下陷阱,打算引诱美军进入预先布置的包围圈。他精心安排了松紧有序的防御布局,目的是引诱敌人一步步深入。
取得对美军的重大胜利
在后面的高地上,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被巧妙地藏在了四周的灌木丛里。因为这两种武器射程很远,敌人很难提前发现。尚志功精心安排,很快布置了一个交叉火力的严密包围圈。
美军发动进攻时,竟然没意识到我军已经配备了反坦克武器,依然照旧用老一套战术。坦克率先冲锋,步兵紧随其后。这次美军显然没打算轻易放弃,一下子调集了48辆坦克。面对这么多坦克,我军以往确实很难应对。
这次情景和以往大不相同,我军的火力明显增强,再加上我们巧妙地引诱美军深入,他们对我们的策略始终一无所知,反而追击得更加猛烈。等到美军坦克全部进入我们的火力范围时,团长果断下令开火。之前一直在打打撤撤的志愿军,此时火力全开,爆炸声不断,美军的坦克在瞬间变成了焦土。
在这场激烈战斗中,志愿军打碎了美军18辆坦克,这令美军十分震惊,但并非是他们最后一次惨败。自此,美军的坦克部队仿佛陷入了无尽的噩梦,不断遭受志愿军的重击。志愿军的反坦克勇士也像春笋般不断涌现。
在文登里战役的激烈战斗中,我军机炮连的战士胡连,凭借着57毫米无后座力炮,谱写了一曲单兵对抗美军坦克的传奇。他巧妙地布置了多个火力阵地,并提前挖好了便捷的交通壕。战斗中,他迅速转移阵地,从不同的角度对美军坦克进行精准打击。他的英勇无畏,真是令人敬佩!
经过这场激烈的战斗,胡连把他个人的战斗经验分享给了全军,大大提升了我们士兵在坦克战斗中的个人技能。随着火箭筒和无后坐力炮的普遍使用,我们对抗坦克的能力越来越强,团队配合也越来越好。面对我们的强力攻击,美军的坦克只能采用“游击战术”来躲避攻击,但最终还是难逃被摧毁的命运。
三个月的时间,38军在一次演习中再次取得了好成绩。他们巧妙地利用反坦克火力和地雷配合的战术,成功地把敌人的坦克挡在了作战区域之外,有效地限制了美军坦克的战斗力。美军的火力输出主要依靠大量的弹药,他们的战术其实并不高明。一旦美军失去了火力输出的空间,他们的火力就会迅速下降,对我军阵地的威胁也随之减弱。昔日坦克被大家称为“铁王八”,如今在大家眼中已经成了“纸老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