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左翼总指挥被杀,国民政府为何没有处理?你看他都得罪了谁

在中国政治圈里,有个怪现象,那就是推荐人和被推荐人之间,关系很难一直好。推荐人像是发现了千里马的伯乐,被推荐人也满心感激。但奇怪的是,这种关系经常变坏,最后两人可能反目成仇,恨不得除掉对方。何应钦是黄埔军校的大人物,也是蒋介石身边的重要助手,地位极高。他能这么成功,多亏了朋友王柏龄的帮忙。可是,等何应钦的地位超过了王柏龄,王柏龄就开始在蒋介石面前说他的坏话。何应钦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也不得不反击。这样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就越来越糟糕了。

权力的吸引常让友情或亲情变得脆弱。以前贵州的大军阀袁祖铭,原本很受老乡王文华的重视。武昌起义后,贵州那些想搞立宪的人也不甘落后,推举刘显世做了贵州陆军的头头,掌控了军队。靠着王文华的推荐,袁祖铭也成了刘显世手下的将领。后来,在护国战争中,袁祖铭带着队伍在四川、贵州、湖南、湖北打来打去,立了好多战功。可王文华呢,文章写得好,打仗却不行,看到袁祖铭功劳越来越大,心里就害怕了,于是让袁祖铭去当了个司令部的参议,把他的兵权给夺了。这样一来,袁祖铭心里就不痛快了,他们两个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差。

1917年,护法战争打响后,孙中山悄悄让王文华当了黔军的老大,这事儿没瞒过刘世显。刘世显感觉不对劲,就急忙建了个第二师,让袁祖铭当头儿,想以此来制衡王文华。可王文华聪明,他借着整顿军队的名义,把师改成了旅,这样一来,袁祖铭就被晾在了一边。从这以后,他们俩之间的梁子就算结下了。

1920年10月,王文华打算除掉他舅舅刘显世,但又怕被人骂,就找了个去上海看病的借口,表面上不动声色,实际上偷偷让何应钦和谷正伦发动兵变,把刘显世从贵州赶了出去。走之前,王文华怕袁祖铭捣乱,就硬带着他一起去上海。到了上海,袁祖铭被王文华盯得死死的,一举一动都不自由,连命都悬在刀尖上,于是心里就起了杀心。

袁祖铭在外地意外碰到了老乡好朋友袁筱南,这个人可千万别小瞧。王文华被暗杀,还有后来袁祖铭遇害,这里面都有袁筱南的影子。袁筱南家两代人都是贵州支持立宪的大人物,在当地很有声望,跟西南好几个省的军阀关系都不错。袁祖铭把自己在贵州的经历和以后的计划都跟袁筱南说了,袁筱南一听,立马帮他琢磨了个暗杀方案。

袁筱南对袁祖铭说,张彭年那老哥们儿,就是贵州以前那个参议长,他的亲哥是被王文华给害死的。现在张彭年正好在上海,咱们可以借他的刀杀掉王文华,还不用自己担责。袁筱南一番安排后,王文华就中了他们设好的圈套。1921年3月,王文华刚参加完卢永祥儿子卢小嘉的宴席,一出门就被杀手给崩了,当场就没了。王文华这一死,在上海可炸了锅,但袁筱南计划周密,还提前在警察局安插了人,警察愣是一点证据都没找到。没多久,贵州那边就乱套了,五个旅长争权夺势,谁也压不住谁,最后只能请袁祖铭回去主持工作。

袁祖铭当了贵州的老大后,一边听从北洋军阀的话,当上了贵州省长,另一边呢,他还悄悄跟南方的革命党拉关系,想两边都讨好,捞点好处。到了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开始北伐,中山先生一走,国民政府的威望就跌了不少。刚开始,袁祖铭根本不理会革命党。但北伐军一路高歌猛进,两湖、福建、浙江都传来了捷报,这下袁祖铭坐不住了,想跟国民政府套近乎了。

袁祖铭压根儿没想过,会有人快他一步行动。根据孙传芳的计划,驻在福建的周荫人部队分成了八路人马,浩浩荡荡地向广东杀去,打算趁着革命军北伐的时候偷袭广州,好让革命军不得不回头救火。可谁承想,第二军的李凤翔手下有个叫曹万顺的,他竟然一马当先,向北伐军的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投了降。而且,在蒋介石的点头下,他还当上了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的军长,兼第一师的师长,不光得了好名声,手里的兵权也照样攥着,算是给了他一颗定心丸。

曹万顺投降的条件可真不低,你看何应钦,那可是1926年1月才因为两次东征的功劳和黄埔军校总教官的身份,升上了第一军军长的宝座。曹万顺呢,啥也没干,就跟何应钦平级了,这怎能不让人眼红?这事儿传到贵州,袁祖铭急眼了,赶紧派人给蒋介石送好处,还让自己的部队开进湖南常德,摆出一副要大干一场北伐的架子。

蒋介石虽然是北伐大军的头儿,但他能直接管的只有第一军,而且在战场上表现平平。相反,湖南的唐生智部队打得挺顺,老抢第一军的风头。为了让自己的地位更稳,蒋介石得找更多帮手。听说袁祖铭想来投奔,他心里可乐开了花。不过,要让袁祖铭的部队加入,还得东路军老大何应钦点头才行。

说起来,袁祖铭之前暗杀的那个人,王文华,是何应钦的大舅子。而且啊,袁祖铭为了重回贵州,还动过手要暗杀何应钦,当时何应钦被打了好多枪,多亏了范石生、顾品珍、王柏龄这些好朋友出手相救,他才捡了一条命。从那以后,他们俩之间的关系就差得没法说了。蒋介石这人挺会做人的,他表面上客气地问何应钦怎么看这事,还说如果两人真合不来,他就不让袁祖铭加入。这话让何应钦怎么回答呢,他只能说自己顾全大局,不会因为个人恩怨耽误公事。为了让袁祖铭的队伍赶紧上战场,蒋介石就让他当了北伐军的左翼总指挥,还兼了第十一军的军长。

蒋介石这边封一个军长,那边又给一个军长的头衔,这让何应钦心里别提多窝火了,只能憋着一肚子气。可更让何应钦意外的是,袁祖铭正式上任后,不知怎么突然脑子短路,接连干了两件超级糊涂的事。头一件,他竟然对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指手画脚,说还得加个“主义”,变成“四民主义”才行。要知道,那时候革命军正打着“三民主义”的旗号北伐呢,他却在后方瞎嚷嚷,这不是明摆着拆台嘛!再加上孙中山先生去世还不到一年,国民党里的好多老前辈都念着旧情,他这一闹,不知得罪了多少大佬。

另外一件事是,袁祖铭的部队赖在湖南常德不肯撤离,他们说要加入国民革命军,然后找当地政府要军费,还硬要征税,害得当地政府和老百姓都怨声载道。而且,他们拿到革命军的编制后还不知足,又派袁筱南去找蒋介石要块地方驻扎,却绝口不提去打仗的事。袁筱南心里跟明镜似的,当初刚到常德时,他就劝过袁祖铭,说常德不能久待,因为这是唐生智的地盘。唐生智这人可厉害着呢,谁做了他的手下,最后都得被他耍得团团转,十个袁祖铭绑一块儿也不是他的对手。俗话说得好,自己的床边上怎么能让别人打呼噜呢,更别提这是人家的老巢了。袁筱南还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说现在最重要的是趁着北伐胜利的风头去参战,好趁机捞点政治好处。

可袁祖铭却觉得自己手里握着宝贝,不肯让步,还一个劲儿地加价。蒋介石火了,直接把这买卖推给了何应钦。袁筱南没办法,只好跑到福州找何应钦要地盘。何应钦一听袁筱南的来意,都气笑了。袁祖铭是精明,但他没看透唐生智那人,那家伙贪心不足蛇吞象,早晚得出事。何应钦心里明白,袁祖铭倒霉是早晚的事,现在关键是要稳住袁筱南他们。他相信,只要拖得时间一长,唐生智那边肯定会动手。

袁筱南这人机灵得很,要拖住他可得好好动动脑筋。于是,何应钦把这事儿交给了他的小舅子王文彦,王文彦是宪兵营的营长,也是个精明人。他和宪兵营第一连连长王耀武一起,悄悄策划了一场戏。袁筱南的手下里有个叫赵铁夫的人(他本名叫赵铁牛),是王耀武的老相识。想当年,王耀武在天津受人欺负,多亏了赵铁夫出手相助才脱了险。后来两人一起来到上海,赵铁夫投了杜月笙的门下,王耀武则进了黄埔军校,两人就这么走散了,没想到这次又遇上了。王耀武借招待赵铁夫朋友的名义,先拖了他一阵子。王文彦又发现赵铁夫特别好色,就让王耀武再做回媒人,给他介绍了个戏子。王耀武找人把这事儿给办妥了,一来二去的,因为赵铁夫,袁筱南的回程就给耽误了。

就像应钦猜的那样,袁祖铭在那待久了,唐生智就想除掉他,心想:我在前面拼命,你却在后面捣乱,哪能让你好过。于是他就打算设个局杀掉袁祖铭。但唐生智也不想让人说闲话,给人落下个阻挠北伐的罪名,所以在动手前,他先派人去跟袁祖铭商量,想让黔军移到鄂西去,结果袁祖铭直接拒绝了,心想:鄂西是北伐的关键地方,就这么点兵力过去,还不够两军打的呢。

唐生智觉得可以动手了,但他还是保险起见,先派人给何应钦送了封信问问意见。毕竟何应钦现在是蒋介石面前的大红人,以后真有事了,说不定还能靠他说句公道话。现在什么都准备好了,就差动手这一哆嗦了。于是唐生智让中路军第八军教导师师长周斓设了个局,想请君入瓮。可袁祖铭跟当年的王文华一样,太过大意,觉得自己绝对安全,不听别人劝告,带着几个人就去了这个“鸿门宴”。

这次的宴会可不是项羽那时候的鸿门宴,唐生智是铁了心要除掉袁祖铭。可袁祖铭在宴会上还是老样子,嘴上说不会在常德多待,只要拿到一笔钱就走,其实还是想敲诈一笔。但他哪知道,周斓的部队早就把这栋楼团团围住了。喝了几轮酒后,周斓找了个公事的借口就离开了,袁祖铭却没看出来,还是一个劲儿地喝。没过多久,楼下就响起了枪声,袁祖铭这才明白过来,赶紧起身逃跑。可他藏身的地方偏偏是周斓下属的家,这下属哪会放过立功的机会,没过多久,袁祖铭就被追兵给抓住了。

袁祖铭被捕后,他的警卫旅马上向教导师冲去,教导师挡不住,周斓赶紧问唐生智该怎么办。唐生智是个老将,马上决定处决袁祖铭,还把他的头砍下来示众。袁祖铭一死,他的部下就没了领头人,很快也就各自散了。

袁祖铭的死其实不冤枉,他树敌太多了。首先,他真不该去惹何应钦,以前想暗杀何应钦时,连袁筱南都不同意,何应钦本人更不会放过他,就连唐生智也得考虑一下。其次,袁祖铭也不该去招惹唐生智,他跑到常德去,简直就是自投罗网。唐生智这人最爱搞内斗,手段比袁祖铭还狠,杀掉袁祖铭对他来说好处多多:一来可以跟何应钦搞好关系,帮他报仇,将来能捞个人情;二来能吞并袁祖铭的部队,壮大自己;三来能杀一儆百,让外面的人不敢打湖南的主意。所以说,不管从哪方面看,袁祖铭都必死无疑。

袁祖铭好歹也是蒋介石亲手提拔的左路大军头头,他死了怎么就没啥大动静呢?蒋介石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其实吧,蒋介石心里也早想除掉袁祖铭了,这可不是为了给何应钦面子,更不是想帮唐生智一把,关键是袁祖铭背地里还和吴佩孚有来往,这事儿蒋介石哪能忍!那蒋介石是怎么发现他和北洋那帮人勾结的呢?

原本蒋介石对唐生智心存疑虑,悄悄在湘西设了个秘密基地,这事交给了戴笠来办。结果出人意料,没挖出唐生智的什么秘密,反倒意外发现袁祖铭私通敌人的事儿,而且这家伙还不止跟一方勾结,连武汉那边也有牵连,真是脚踏多条船啊。老话说得好:“上天作恶还能活,自找麻烦活不成。”袁祖铭的死,真是一点也不冤枉。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