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一场全运会,比打三场国际比赛还累!”当新科奥运冠军在赛后发布会上说出这句话时,没人想到他接下来会哽咽落泪。这就是被称为 “地表最难乒乓球赛”的全运会乒乓球赛事。
“全运会不存在冷门,谁赢都非常正常,希望自己能活到最后。”国家队主力王楚钦的这番话道出了所有参赛选手的心声。2025年11月,第十五届全运会乒乓球赛事正在澳门银河综艺馆激烈进行,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纷纷在此“落马”已成常态。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项赛事难倒了众多大满贯得主——刘国梁、孔令辉和张继科三位大满贯,都未曾染指过全运会男单冠军。为什么中国的全国比赛比世界大赛更难打?
01 残酷赛场,世界冠军纷纷“一轮游”
11月8日,全运会乒乓球混双首轮爆出大冷门:前混双世界冠军于子洋与搭档范思琦苦战五局,最终2-3不敌河北组合,成为本届赛事首位出局的世界冠军。
数据揭示了他的挣扎:扣球成功率仅39%,失误率高达18%。而在2021年他夺冠时,这两项数据分别为48%和12%。 状态下滑之快,令人咋舌。
这并非孤例。在男单赛场,5号种子向鹏被2022年退出国家队的削球老将马特逆转;6号种子徐瑛彬0-4不敌直板名将赵子豪;被视为潜力之星的陈垣宇,同样1-4不敌天津队球员高杨。
11月11日,女单卫冕冠军王曼昱险些遭遇滑铁卢。面对山东选手范思琦,她在决胜局一度落后,最终仅以14-12险胜。 赛后王曼昱坦言:“心态上出现了一些起伏。”
02 强度解密,为何全运会如此难打?
全运会乒乓球赛被誉为“地表最难”,其强度远超世锦赛甚至奥运会。那么,它究竟难在何处?
难点一:从首轮开始就是“决赛级”对抗。国际大赛中,顶尖选手前几轮通常遭遇实力较弱的外国选手,有调整空间。而全运会从第一轮起,就可能是国家队内部德比。 正如一位球迷评论指出:“国际大赛如奥运会,顶尖选手往往在半决赛、决赛才遇强敌,而全运会则从首轮就需面对高水平挑战。”
难点二:对手熟悉,无秘密可言。参赛选手多为国家队队友,日常训练在一起,彼此技术特点了如指掌。王曼昱在险胜范思琦后就表示:“近期没有跟她交手的训练,所以还是有一些未知的感觉。” 这种“未知感”在全运会赛场已属奢侈。
难点三:赛事密集,强度极大。本届全运会乒乓球项目从11月6日持续到11月20日,赛程长度远超往届。 选手需在短时间内连续应对高强度比赛,对体能和意志力都是极大考验。
03 历史印证,大满贯选手的“滑铁卢”
全运会“地表最难”的头衔,早已被历代选手的血泪史所印证。
刘国梁、孔令辉和张继科三位大满贯得主,均从未获得过全运会男单冠军。 特别是张继科,尽管创造了445天完成大满贯的纪录,却在2017年全运会男单第二轮中,以2-4不敌当时21岁的解放军队小将周恺,无缘8强。
39岁老将侯英超的奇迹更彰显全运会不可预测。2019年,这位已退役多年的老将,竟然在全国锦标赛中一路击败刘丁硕、梁靖崑、周启豪等国家队主力,决赛中更以4-0完胜王楚钦夺冠。 赛后他动情表示:“家庭和妻儿是我的原动力。”
《米兰体育报》记者博扎已是第六次报道全运会乒乓球比赛,他对此有权威解读:“这里才有世界最高水平的乒乓球对决。”
04 背后真相,中国乒乓球的“幸福烦恼”
全运会如此难打的背后,其实是中国乒乓球强大底蕴的体现,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中国乒协一项新政策加剧了竞争激烈程度:获得本届全运会乒乓球决赛单打前8名的非国家队运动员,可直接入选国家队。 这意味着每个选手都看到了直接进入国家队的捷径,势必全力以赴。
国内选手水平接近,胜负只在毫厘之间。正如上海队选手许昕所言,全运会中云集了众多国家一、二队选手,外界熟知的球星虽然名气大,但其实大家的实力相差很小。 一旦背上思想包袱,就会被对手偷袭得手。
中国乒乓球人才储备太丰富。前国乒总教练刘国梁曾痛心表示,奥运会削减单打参赛名额后,中国大批有才华的球员无缘登上更高赛场。 这些“被埋没”的天才,往往在全运会爆发。
05 独特价值,锤炼冠军的“试金石”
尽管全运会难度极大,但它对中国乒乓球的价值不可替代。
全运会是检验运动员真实实力的最佳“试金石”。正是因为国内赛场的锤炼,中国选手在国际赛场上才能显得游刃有余。 从张怡宁、丁宁、马龙到张继科,无数大满贯选手都是从全运会走出,走向世界。
全运会不断涌现的新人,保证了中国乒乓球的持续领先。2005年,年仅17岁的马龙在全运会一鸣惊人;2025年,又一批新星正在澳门银河综艺馆崭露头角。 这种人才辈出的盛况,在世界乒坛独一无二。
全运会比赛推动技战术创新。由于国内竞争激烈,选手们不得不不断创新技战术,这种创新随后被带到国际赛场,成为中国乒乓球长盛不衰的重要动力。
当王楚钦说出“希望自己能活到最后”时,他道出了全运会赛场的残酷现实。在这个被世界冠军们称为“比奥运会还难”的赛场,每一场胜利都来之不易。
全运会的“难”,恰恰是中国乒乓球的“强”。正是这种近乎残酷的竞争,锻造了中国乒乓球在国际赛场上无可撼动的统治力。 正如乒坛名宿邓亚萍所言:“全国冠军是最难拿的冠军。”
你是否也曾为全运会的冷门感到震惊?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印象最深的比赛瞬间!
#热问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