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公然掀桌,美国被当面打脸,中东还得看中国?

得嘞,兄弟们,中东那旮沓又没憋住,一天不整出点动静就浑身难受。

就在前两天,刚消停没几天的以色列,猛地就往那个火药桶里又扔进一整箱“二踢脚”,这记“骚操作”直接把全世界的“吃瓜群众”给看懵圈了。

以色列议会,就是他们那个天天吵架的国会,在一个乱糟糟的预备性投票里,硬是过了两项能把人下巴惊掉的法案。

其中一项的核心内容,你要是翻译成大白话,那就是:“哥们儿我,要正式把国家主权的大旗,插到约旦河西岸那片地上了。”

嘿,这可真不是闹着玩的,这跟光天化日之下直接“掀桌子”没啥区别。

虽然说这只是个预备投票,离板上钉钉还隔着好几轮扯皮,但那个架势,那个味儿,已经呛得人眼泪直流了。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全世界的电话线都快被打爆了。

埃及、约旦、卡塔尔这帮邻居牵头,呼啦啦凑了15个国家,再加上什么阿拉伯国家联盟、伊斯兰合作组织这些听着就挺唬人的机构,一帮人联合签了份“战斗檄文”,火力全开地对着以色列就是一顿猛喷,痛斥他们想搞“领土兼并”的流氓行径。

你瞅瞅,就为了一个八字还没一撇的法案,内塔尼亚胡政府轻松加愉快地又一次把自己整成了“中东公敌”。

那内塔 ঘাট 这老狐狸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说白了,就是一场拿捏得死死的战略大忽悠。

这种套路在西方玩家的牌局里早就馊了。

先扔出一个谁都觉得扯淡的离谱提案,就像往平静的池塘里“duang”地砸块大石头,就为了看那水花能溅多高,各路神仙都是啥反应。

要是大家伙儿反应跟捅了马蜂窝似的,那行,咱就当个屁放了,下次换个稍微“客气”点的方案再来。

要是还不行,那就再退一步。

就这么来回横跳,跟菜市场里为了三毛两毛跟你磨叽半天的大妈似的,非得把你的心理底线给盘出来不可。

这就是以色列这次操作的精髓——“极限施压”加上“切香肠战术”的Pro Max升级版。

你品品这个剧本:今天我说整个约旦河西岸都是我的了,你们这帮中东老铁不干是吧?

行,那我退一步,不提主权了,先把我那些偷偷建的定居点“转正”总行了吧?

要是还不行,那我嘴上不说,暗地里继续拱卒,今天多占个山头,明天多修条路,温水煮青蛙,等大家回过神来,那片地实际上已经在老子手里攥着了。

到那个节骨眼上,我再把法案往桌上一拍,你不同意又能咋地?

派兵来削我?

那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打赢了,地就名正言顺归我;打输了,无非就是退回原点,反正又不亏。

就凭着这股子“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劲头,以色列硬生生把巴勒斯坦的生存空间挤兑得就剩下墙角那么一小块了。

不过啊,这事儿最黑色幽默的地方在于,真正被当众打脸的,还不是那帮气得跳脚的阿拉伯兄弟,反而是内塔尼亚胡政府最重要的两个“后台”——美国。

一个多月前,特朗普还在那儿信誓旦旦地放话,警告以色列不准吞并约旦河西岸,不然就断了“狗粮”。

可法案表决那天呢,美国副总统万斯老哥他人就在以色列访问,正忙着给加沙那点破事儿擦屁股。

这简直就是当着人家的面,左右开弓“啪啪”地扇美国的耳光,侮辱性极强。

这就引出了那个困扰吃瓜群众多年的终极灵魂拷问:美国和以色列,到底谁是“爹”,谁是“儿子”?

从国家体量和真金白银的军火援助来看,以色列无疑是抱着美国这条大腿才没在中东这片“大逃杀”里早早出局。

可你要是从犹太游说集团在美国国内那种呼风唤雨的能量来看,这俩又不像是单纯的“父子局”,更像是一对深度捆绑、谁也离不开谁的“利益共同体”。

这就导致了一种魔幻现实:美国总统在国内政治的压力锅里,时不时就得做出一些偏袒以色列的动作,这才给了外界一种“以色列是爹,美国是儿子”的错觉。

但美国毕竟是全球扛把子,不可能真的只为了以色列的利益服务。

所以啊,别看美国又是警告又是骂街,真想按住以色列这头倔驴,其实挺难的。

那问题就来了,要是换成咱们中国来主持这个公道,中不中?

你还别说,这事儿真有可能,中国或许是那个唯一的破局者。

为啥?

因为美国在这局里是“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他嘴上喊着“不要不要”,可一旦以色列真被逼到墙角,信不信美国第一个下场拉偏架?

以色列就是美国插在中东最深的一颗钉子,丢不得。

所以想破这个死循环,就必须得有个能量上能跟美国掰手腕,立场上又相对干净的大国出来镇场子。

环顾全球,俄罗斯自家后院起火正忙着救火,有这个实力和意愿的,好像也就咱们了。

最关键的是,中国一贯“劝和促谈”的形象,让中东各国心里踏实,不用担心“前门驱虎,后门进狼”。

但是!

打住,先别急着高兴。

就算中东各国敲锣打鼓欢迎咱们去“主持公道”,咱们就非得去蹚这浑水吗?

我看未必。

得罪以色列和美国的事,希望中国来扛;可一旦分蛋糕,那肯定是他们自己先上。

世上哪有这种稳赚不赔的好事。

说到底,既想反抗,又怕挨揍,这本身就是个无解的难题。

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想要的东西都得自己动手去抢。

想让中东重回正轨,解药最终还在他们自己手里。

别人能扶你一把,但总不能背你一辈子吧?

这个道理,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想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