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乌克兰东部战场局势持续紧张。
乌军前军事人员博格丹·克罗特维奇在社交媒体发布对红军城(波克罗夫斯克)防务的担忧,直言该地“面临被包围风险”,康斯坦丁诺夫卡也陷入半包围。
然而就在当晚,俄军加强在红军城西南方向的攻势,赫里希涅村周边爆发激烈交火,乌军奋力抵抗,该村控制权尚未易手。
这场被西方观察机构称为“2025版凡尔登战役”的绞杀战,因预备队紧张与指挥压力,正面临严峻考验。
8月11日下午,自称“亚速营背景”的博格丹·克罗特维奇在个人频道发布公开信。
他使用“严重压力”描述红军城战场,并警告米尔诺格勒(季米特洛夫)与康斯坦丁诺夫卡防线承受高强度攻击。
信中强调俄军正向克拉马托尔斯克和德鲁日科夫卡方向推进,红军城补给线面临威胁,呼吁加强支援。
这份呼吁引发国际关注,乌克兰军方回应称正强化防御部署。
当晚21时,俄军从罗金西克方向发动试探性进攻。
一支小规模部队携带温压弹发射器和FPV自杀无人机,在夜色掩护下逼近赫里希涅村。
当地居民通过社交媒体称村内传出爆炸声,乌军迅速反击,击退俄军进攻。
至次日凌晨,乌军仍控制赫里希涅村及T0513公路关键路段,补给线未被切断。
赫里希涅的战略地位备受关注。
这个小村庄被视为红军城与季米特洛夫防区的“战略铰链”。
若失守,将严重威胁乌军第63、68旅的机动空间,但目前两旅仍保持战术联系。
战场无人机画面显示,俄军TOS-1A温压弹火箭车在南部高地活动,对乌军阵地实施火力压制,但未实现全覆盖打击。
博格丹的求援反映了乌军面临的挑战。
自2025年7月以来,第155机械化旅在俄军火力下承受重大伤亡。
这支部队配备法国AMX-10RC突击炮和豹2A4坦克,因新兵训练不足、指挥压力大,出现部分人员撤离情况。
7月30日,俄军使用FAB-1500滑翔炸弹打击南部防线,第155旅被迫战术后撤,红军城南翼压力剧增。
北约承诺的100辆豹2坦克已部分交付,F-16战机处于训练与部署阶段,尚未形成大规模作战能力。
俄军的战术部署持续施压。
他们采用“静默渗透”策略:先由侦察小组潜入乌军防线,由无人机引导埋伏。
待目标标记后,苏-34战机投掷FAB系列炸弹,TOS-1A齐射温压弹制造区域性压制。
7月22日至30日期间,红军城南郊遭受高强度炮击,日均火力密度处于高位,但未超过二战库尔斯克战役水平。
更严峻的是兵力紧张。
泽连斯基称“顿巴斯是反攻跳板”,但乌军面临动员压力。
西方智库评估,乌军在2025年上半年伤亡人数较高,后备力量吃紧。
当博格丹发出警报时,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面临调兵困境,预备役部队训练周期长,难以快速投入前线。
而俄军在此方向集结重兵,形成局部优势。
战场细节显示战况激烈。
8月12日清晨,红军城铁路南段仍在争夺中,乌军依托居民区构筑防线。
俄军尝试利用地下设施渗透,但未实现城区控制。
乌克兰总参谋部内部报告指出:士兵弹药配给紧张,反坦克导弹库存处于低位,但未公开72小时极限。
国际博弈影响战场心理。
8月11日同一天,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活动中批评拜登对乌政策,未直接点名泽连斯基。
俄媒加强宣传报道,但未有团队赴阿拉斯加为“普特会谈”造势。
当博格丹的求援信在社交媒体传播时,乌军第68旅士兵在加密频道留下讯息:“赫里希涅的夜空没有信号弹,只有温压弹的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