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155mm榴弹炮用钢制药筒
我国自主研发的钢药筒技术并非处于落后地位,实则更适应于自动装填、高速射速以及低成本的要求。尽管西方世界普遍采用药包,我国却已掌握了模块化技术,未来全自动火炮将配备更为先进的全等式模块发射药。AI自动生成内容
我发现众多人士似乎对钢药筒抱有偏见,坚信其过于陈旧,而推崇药包的先进性。事实上,我国独步全球,掌握了大口径炮弹钢药筒焊接生产的核心技术,并已实现该技术的规模化工业生产。然而,在部分人眼中,这反而成了我国技术落后的“明证”,他们认为唯有模块化药包才能彰显“高端大气”。
在当前国际军事装备领域,西方国家的155毫米榴弹炮普遍采用药包作为发射药。相较之下,我国的155毫米加榴炮则采用了特制的钢制药筒进行装填。
实际上,西方国家的火炮药包多系人工填充,相较之下,05型钢制药筒则更适用于自动装填机械。
有人提出,药包的使用更具灵活性,可根据所需射程来决定放置的数量。那么,钢制药桶的装药量是否无法进行调节呢?
实际上,钢制药筒同样具备调节装药量的功能。其内部亦是由多个药包组成,根据所需装药量,只需取出相应数量的药包即可。以05式药筒为例,它采用全金属材质并涂有焊途漆,内置六个预先装填的全装药药包。若使用五号装药,只需取出一个药包;而若需一号装药,则需取出五个药包,操作简便快捷。
我国早已掌握了模块化装药技术,出口型的大口径榴弹炮也普遍根据客户需求实施模块化装药。然而,模块化装药虽免去了金属药筒的麻烦,却成本不菲,且在安全性、射击速度的连续性和弹丸散布范围上存在局限。相较之下,钢制焊接药筒不仅安全性更高,射速也更为迅捷,且价格远低于模块化装药。因此,我国自用的大口径榴弹炮几乎都选用钢制药筒。
当前盛行的模块化装药技术,相较于传统钢制药筒,具备更多优势。以我国出口的PLZ-52型155毫米加榴炮为例,便采用了这种先进的装药方式。
总体而言,卡车炮、自行火炮以及牵引火炮等依赖人工进行半自动装填(仅自动填充弹丸)的火炮,目前看来,金属药筒的可靠性更高,且射速亦更为迅速。而新型全自动火炮则因采用模块化装药而具备更多优势。
最为理想的发射药配置,乃是基于全等式模块化的装药设计。我国即将推出的155毫米加榴炮,亦将采纳这种先进的全等式模块化装药技术。
全等式模块化装药的设计,其优势在于与全自动无人炮塔的完美契合。要打造一门真正的全自动无人炮塔自行榴弹炮,便离不开采用全等模块化发射药的自动装弹系统。这样的系统使得传统05式自行加榴炮及PCL-181式卡车炮所使用的金属药筒,已不再适用。新型的全自动榴弹炮需配备多种不同装药量,以便适应从十几公里至几十公里的不同射程需求。以一门52倍径155毫米榴弹炮为例,通常需要六种不同的装药量来覆盖从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的射程范围。
先前,我们采用的策略是采用双模块发射药,即通过组合两种不同的发射药。然而,全自动无人炮塔的运作需求则是采用单一的发射药模块以实现自动装填。由此,一项备受瞩目的先进火炮关键技术应运而生——全等式模块发射药。简言之,该技术将发射药模块标准化为单一类型,通过调整发射药模块的数量,便能够满足不同射程的需求。
我国最新研发的SH-16型155毫米轮式自行加榴炮,实现了作战的全自动化流程,涵盖了火控系统对打击目标的接收、炮位的即时调整、引信的安装、弹丸与发射药的装填等射击环节,均由自动化系统精确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