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这事儿吧,要我说,就像咱们小区门口那个卖水果的老王。
前几年就他一家,生意好得不得了,你买个西瓜都得客客气气喊声“王哥”。后来老王就飘了,苹果缺斤短两,西瓜拿针管打糖水,价格还一天比一天贵。他心里那点小九九,谁看不出来?无非是觉得“这方圆几里地,就我这一家,你们不吃我的还能吃谁的?”
结果呢?你猜怎么着。一夜之间,对面开了家连锁水果超市,明码标价,新鲜水灵,还搞会员折扣。老王那摊子,三天就没人去了。
今天聊的这袋大豆,跟老王卖的那个西瓜,一个理儿。只不过,这次的主角换成了国家队,赌注是上百万吨的订单,牌桌上坐着巴西、中国、阿根廷,还有个在旁边虎视眈眈的美国。
这事儿最有意思的地方,不是巴西怎么坐地起价,也不是阿根廷怎么半路截胡。而是它活脱脱上演了一出“把运气当本事,结果被市场教做人”的经典大戏。
咱们先把时间倒回几年。那会儿中美贸易摩擦一开打,美国大豆的路子一断,巴西人感觉自己就像是村里唯一通了网线的仔,全世界的订单都得从他家门口过。尤其是咱们这边,需求量巨大,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占比,蹭蹭地从一半多飙到了七成以上。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好比你是个自媒体写手,突然之间,平台上最大的金主爸爸把你设成了唯一指定合作方。那钱,哗哗地流进来。巴西的豆农,据说日子过得比神仙还舒坦,皮卡换路虎,别墅盖成排,有的甚至搞起了私人飞机。整个巴西大豆产业,都弥漫着一种“我们赢麻了”的乐观情绪,甚至公开喊话,说要不了两年,对华出口要破一亿吨大关。
你看,故事讲到这儿,是不是一个标准的屌丝逆袭剧本?
可惜,生活往往比剧本更狗血。当钱来得太快太容易的时候,人就容易犯糊涂,国家也一样。巴西人看着手里雪片一样飞来的订单,脑子里那个叫“贪婪”的小魔鬼就苏醒了。
他们开始琢磨了:“既然中国这么离不开我,那我是不是可以……再多要点?”
于是,一幕魔幻的操作上演了。
巴拉那瓜港的大豆报价,硬生生比美国墨西哥湾的货贵了60多美金一吨,这溢价,四年里头一回。后来更是疯了,溢价飙到270美分一蒲式耳,这已经不是在卖大豆了,这简直是在卖芯片,而且是按绝版的卖。
更骚的操作还在后头。南美收获季快完了,手里还剩四分之一的库存,按理说该清仓回笼资金了吧?不,巴西人偏不。他们把豆子死死地捂在仓库里,囤货居奇。那算盘打得,我在北京都能听到响声——他们赌中美关系会继续僵着,赌中国买家没办法,只能捏着鼻子回来求他们,到时候价格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这就好比那个卖水果的老王,他不仅给你西瓜打糖水,还把好西瓜都藏起来,就等你馋得受不了,再加价卖给你。
要我说,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这种“小聪明”。你以为你在第五层,把所有人都算计了,其实你在大气层,早就飘得不知道自己姓啥了。巴西人千算万算,就漏算了一件最根本的事:
今天的中国,早就不再是那个任人拿捏的“冤大头”了。
咱们这边呢?静悄悄的。
你涨你的价,你囤你的货,我就静静地看着你表演。没有愤怒的抗议,没有焦急的谈判,甚至连一句抱怨都没有。这种平静,其实才是最可怕的。它说明,人家根本就没把你当成唯一的选择,你的所有表演,在人家眼里,不过是跳梁小丑的自嗨。
咱们的采购逻辑,圈内人叫“巴西主导,多国补充”。说白了,就是主菜吃你家的,但桌上还得有几碟凉菜、几道热炒备着。今天你这主菜做得又贵又难吃,那我换道菜吃,不行吗?
乌拉圭的大豆,这两年出口量涨了三成;俄罗斯远东的大豆,也摩拳擦掌准备发货;就连加拿大,也在想办法恢复关系。全世界能种豆子的地方多了去了,凭什么非要在你这一棵树上吊死?
就在巴西人把那四分之一的库存当成传家宝一样供着的时候,隔壁的阿根廷,悄无声息地递过来一把削铁如泥的刀。
九月底,阿根廷经济部突然宣布,大豆出口税,从26%直接干到0!
这一招,简直是釜底抽薪,往巴西大豆产业那锅滚油里浇了一大瓢凉水——炸了!
成本瞬间暴跌,阿根廷大豆的到岸价比巴西的便宜了整整70美金一吨。而且人家态度还好,承诺只要下单,15天内保证发货,绝不磨叽。
一边是囤货惜售、爱买不买的傲慢卖家,一边是降价促销、服务到位的热情邻居。换你,你选谁?
这选择题,咱们做得那叫一个干脆利落。
政策出来的当天,10船订单,65万吨,啪,盖章了。第二天,又是10船,又是65万吨。两天时间,130万吨的大豆订单,像长了翅膀一样,从巴西飞到了阿根廷。
这130万吨,可不是个小数目,差不多是咱们一个月从南美总进口量的三分之一。有人算了笔账,用阿根廷大豆榨油,一吨能赚200块;用巴西大豆呢?一吨得亏200多。这一来一回,差了400多块。这已经不是生意了,这是做慈善。
消息传回巴西,整个大豆市场当场就懵了。
之前还人声鼎沸的港口,堆着200多万吨的大豆,瞬间成了烫手山芋。那些曾经以为自己手握王炸的豆农和出口商,看着手里的库存,再看看国际市场上哗哗往下掉的价格,估计肠子都悔青了。这就叫“天堂有路你不走,贪心无门你自来投”。
巴西当地的报纸都看不下去了,发评论说,这是“因贪心失去了稳操胜券的市场”。
说真的,丢了这130万吨订单,只是皮外伤。真正要命的,是巴西在中国这个最大买家心里的“信用分”,被扣光了。
做国际贸易,跟谈恋爱差不多,最看重的就是个稳定性和确定性。我跟你合作,是图个安稳,结果你天天想着怎么从我口袋里多掏点钱,动不动就闹情绪、玩消失,那我凭什么还跟你耗着?
这次的教训,对巴西来说,足够深刻。但要我说,这堂课,又何尝不是给我们每个人上的?
无论是一个国家,一家企业,还是一个普通人,最怕的就是在顺风顺水的时候,把时代的红利、平台的机遇,错当成自己的绝对实力。你以为你不可替代,其实只是时候未到,只是那个更便宜、态度更好的“阿根廷”还没出现而已。
牌桌上的逻辑,永远是手里有牌,心里不慌。咱们手里捏着的,不仅仅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这张王牌,更是“广积粮、高筑墙”,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多元化供应链的深谋远虑。
所以,别总盯着那点蝇头小利,别总想着把对手逼到死角。这个世界是圆的,你今天甩出去的傲慢,早晚会加倍奉还到自己身上。
这事儿吧,说到根上,就是一个“贪”字。你说,这用百万吨订单和几十亿损失换来的教训,巴西人能记多久?
换成是你我,身处那个位置,能保证自己不飘吗?
来,评论区碰个杯,聊聊这人性里的“小魔鬼”呗。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