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大胆预言:美北约若施压,俄国将瞬间瓦解!

特朗普和普京那艘友谊的小船,眼看就要翻了。

九月二十三号,世界突然听到一声巨响。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扔下一颗炸弹。他说自己彻底看透了俄乌局势,得出一个结论:俄罗斯不过是只“纸老虎”。

泽连斯基的攻心计

这话说得普京脸上火辣辣的。泽连斯基那边可高兴坏了,立马高呼这是“立场的重大转变”。

特朗普毫不客气地嘲讽,一个真强国,打个乌克兰哪用得着一周?可俄罗斯呢?“没头没脑地打了三年”。他断言,普京和他的国家“正陷在泥潭里”,现在就是乌克兰收复全部失地的最好机会。

这话怎么来的?原来,就在联合国大会期间,泽连斯基跟特朗普碰了一面。他到底给总统先生灌了什么迷魂汤?

简单说,他把俄罗斯描绘成了一栋快塌了的破房子。只要美国和北约再踹上一脚,马上就完蛋。

他拿出的“证据”听起来还挺像那么回事。比如,俄军夏天的猛攻,连红军城这种地方都没啃下来。乌克兰玩命地炸俄罗斯的炼油厂,据说搞得俄国老百姓加油都得排大队。再加上经济数据不好看,钱全耗在了跟“越打越强”的乌克兰的战争上。

这套词,精准地挠到了特朗普的痒处。跟特朗普打交道,最怕的就是哭穷卖惨。他的那套“交易的艺术”,说白了就是靠实力说话。你越弱,他越看不起你,越要占你便宜。

现在泽连斯基反其道而行之,拼命展示俄罗斯的“虚弱”。目的很明确:说服特朗普,继续给钱给武器,这买卖稳赚不赔。以后上了谈判桌,美国也得站乌克兰这边。

总统的心思你别猜

可特朗普的“重大转变”,真的能信吗?白宫的人早就偷偷说过,特朗普这人,耳朵根子软得很。谁最后一个跟他说话,他就信谁。他所谓的立场转变,很可能就是一次“情绪过山车”。

这事儿不是第一次了。今年四月,特朗普在教皇葬礼上和泽连斯基聊了十五分钟。回头就在网上发文,痛骂普京“不想停战”,还喊着要制裁。结果呢?风过无痕,啥也没发生。

七月份,特朗普还给俄罗斯下过“最后通牒”。要求俄乌双方五十天内必须谈判停火。现在九月都快过完了,那通牒就像个屁,放了就没了。

所以这次的豪言壮语,在美国的真金白银到账之前,听听就好。

华盛顿动嘴基辅遭罪

当特朗普在网上指点江山的时候,乌克兰的现实是另一回事。

九月八号,泽连斯基发表了一场激昂的全国讲话。他说:“只要乌克兰的旗帜还在最后一寸领土上飘扬,我们就算没输。”话很硬气,但透着一股悲凉。

就在那天,近八百架无人机和十几枚巡航导弹,像暴风雨一样砸向乌克兰。好几个大城市的电网瞬间瘫痪,交通中断,信号全无。整个国家,一夜之间仿佛回到了战争刚开始的样子。

这哪里看得出俄罗斯军工体系“力不从心”?第二天,袭击继续。顿涅茨克一座关系到东部工业命脉的选矿厂,被夷为平地。

俄罗斯的意图越来越清晰:它在系统性地瓦解乌克兰这个国家。面对这种压力,泽连斯基撕心裂肺地向西方求援,要更多的防空系统。可这一次,他等到的是一片诡异的沉默。美国、德国、法国,好像约好了一样,集体失声。

普京的阳谋

西方的沉默,远比导弹更要命。早在年中,关于乌克兰的国际会议,议题就悄悄变了。从“怎么打败俄罗斯”,变成了“怎么保障乌克兰战后安全”。这几乎等于告诉全世界:我们觉得乌克兰可能赢不了。

普京就像个老练的猎人,精明地利用着这个机会。一边,他让军队往死里打,用战场上的压力把乌克兰逼到墙角。另一边,他又不停地放风,说自己愿意“和谈”。

他的逻辑很简单:在战场上把你打到无法呼吸,那么在谈判桌上,你就没有任何资格讨价还价。

更有意思的是俄罗斯对特朗普的态度。俄总统特别代表甚至公开吹捧,说普京和特朗普将“联手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还把这俩人比作“赢得二战的斯大林和罗斯福”。这种肉麻的讨好,显然是投特朗普所好,想把他塑造成一个“和平使者”,顺便洗白自己的战争形象。

结语

在这场快要被世界遗忘的战争里,乌克兰人也没了,武器也缺了。

泽连斯基在九月八号的讲话里,还有一句更无奈的话:“只要普京没一口吞下乌克兰,就算我们赢。”这已经不是胜利宣言,而是一条活下去的底线。战争对他来说,早已不是为了收复多少土地,而是为了证明这个国家还存在。

这场仗不会打成世界大战,这似乎是所有大国的共识。这也给战争划下了一条残酷的边界:打得再狠,也不会出圈。这对俄罗斯是天大的好事,因为它知道对手永远不会“拼尽全力”。

乌克兰的命运,或许已经不取决于战场上的炮火了。它更多地取决于华盛顿的一个念头,柏林的一次犹豫,或是巴黎的一张选票。真正决定战争走向的,或许不再是钢铁洪流,而是人心向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