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哥们儿!今儿给你安利一本男频神作,简直是熬夜神器!主角一出场就自带光环,但别急着定义他,这故事里反转多到让你拍案叫绝!从江湖恩怨到庙堂权谋,每一章都让人热血沸腾,直呼过瘾!我读完第一章就彻底沦陷了,点开就没停下来,太上头了!错过它,你绝对会后悔没早点遇见这份精彩!赶紧的,书荒的救星就在眼前,读起来,咱们江湖再见!
《诸星之再生》 作者:半沙烟尘
第一章天赋
宁远跑过河溪,越过断壁,攀上山崖,在云雾中辨别着方向,寻找着最后的关键。
从进入测试开始,宁远就一直按照系统的要求做着一项项的测试,从普通的跑跳这些运动训练,到包括现实中普通国民禁止的炼枪射杀和狙击,战场指挥和谋划,只能算是小众的各项极限运动,以及各类专业人才才会接触到的各类知识考核,材料分辨,设备组装等等。
测试中遇到自身不擅长或者没有把握的项目可以随时跳过,自觉差不多时可以放弃测试进入最终环节“天赋引导”,也就是本次天赋测试的目的。
而现在宁远在不厌其烦的尝试了所有的项目后终于来到了测试的最后一关“奇门知识”。
“左二乾位跨步,退三左一巽位,跨步。”
“前一右三离位,跨步。”
迷雾中宁远五指不断掐算着,眉头时而皱起,时而平复,还算清澈的眼神中不时闪过莫名的光泽。
整整一个时辰的摸索,试探与破解中宁远拟态化身的衣服已经完全湿透,半长的黑发黏在鬓角,不算帅的脸上一层层细密的盐晶在偶尔不知道哪儿透过的光芒中反射着晶莹的细芒。
“终于过了。”宁远掐算的五指一顿,满是细汗和盐渍的脸上浮起一抹轻松之色。
“右五坤位。还好这最后一关正好在所学之内,不然。。。”自语中宁远脚步跨出,站定。
在宁远站定的一瞬间,四周的云雾莫名地向宁远视线的两边散去,一座高台出现在宁远眼中。
高台约莫九丈高,有台阶延伸到宁远的前方。除了高台和台阶以外,宁远的视线里就仅剩下虚空。
测试结束了,眼前的便是“天赋引导台”。
宁远仔细数了数从台上延伸下的台阶,发现刚好是一丈九阶,九九之数。
登上高台,十丈方圆的平台中心有一座玉质莲台静静悬浮在离地三尺的半空。这是天赋莲台。所有的天赋都会在莲台的上方通过莲子喷出的光芒和投射的影像显示。
走到大约九尺方圆三尺高的天赋莲台跟前,宁远看着莲台上露出的十二个莲子孔脸上闪过莫名的神色。
天赋莲台十二孔,这在诸星所有种族中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十二个莲孔表示一个生灵最多能够呈现出十二种觉醒或者未觉醒的天赋。
十二这个数字在诸星基本就象征着普通众生天赋的极限。当然某些消失在神话中的神祗和先天族群不算在内。同样作为诸星特异现象的煌生同样不算在内。
境界线的意外产生的煌生异能并不算在天赋的范围之内,虽然两者可以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就诸星从始神“盘”诞生到第一个后天生灵出现的这段时间没有留下任何的文字图像的记载以外,从神话时代到现今的末法时代以及接下来的元气复苏的时代,文明和种族虽然消亡了许多次,但是某些知识和历史还算是比较完整的流传了下来。其中就包括天赋的测算。
“天赋”一词,最早出现在神话时代中后期后天生灵在先天生灵庇护下生存与学习的时期。出自一位名为“羲”的先天神祗之口。
传说当时负责教化后天生灵的这位神祗在良久的观察与教化的过程中发现后天生灵虽然不像他们先天神祗和族群天生掌握着力量和大道,但后天生灵同样拥有着先天生灵所没有的特质,特别是其中的“人”这类生灵。那便是灵性与创造力。
“羲”神将这种后天生灵的特质称之为“天赋”。
没错,最初的“天赋”一词指的是后天生灵的特质,灵性与创造力。
天赋一词在诞生之初就已经被赋予了生灵所拥有的特质这一层含义。但真正开始作为区分生灵之间个体特质的用词则是在仙神时代。
仙神时代的“天赋”还有一个称呼,叫做“灵根”。有灵根的生灵才能修炼,才能成仙。只有那些拥有特别强大灵根的生灵才能在“仙”的基础上拥有不逊色于先天神祗的力量。
天赋的细分也就在这个时代正式开启。
虽然三次“天元之变”让诸星的文明和生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不可思议的是在文字方面,所有的文明都没有太大的区别。这给了后进的生灵和文明研究和继承上一个时代的遗产带来了太大的帮助。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要表述的就是从所有已知的记载中,从神话时代到现今的末法时代众生的天赋最多只有十二个,所有的众生没有一个能够超过十二这个上限,包括煌生在内。
而有记载达到十二天赋这个极限的存在只有两位,一位是仙侠时代的仙帝,一位是仙神时代的妖神。
神话时代或许也有这样的存在,但那个时候的天赋还没有细化,有些在后世称作天赋的特质在神祗和先天生灵的眼中反而什么都不是,所以也就没有留下任何的记载。
至于当今这个时代,在两百年前诸星所有的生灵都不知道什么是天赋测算。末法时代天地元气稀薄到近乎于没有,也就基本绝了超凡力量产生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天赋也就是“天生神力”,“迅捷如风”,又或者“过目不忘”,“天懒之音”这样的形容词而已。
直到两百年前“虚界”的出现和“墟主”的觉醒,诸星众生才又一次见识到超凡力量的存在。
而正因为虚界的出现,天赋测算才算在末法时代有了意义。
宁远看着眼前的十二莲孔,猜测着自己的天赋。
等待了一会儿后,玉质莲台上终于喷涌出第一道光芒。
红色的光芒从莲台左边的莲孔中升起在三丈高的空中扩散成光幕,一条白色的脊椎出现在光幕之中。脊椎笔直如枪。
这就是宁远测算出的第一个天赋。天赋名称为“枪脊”。
“适应性肉身天赋吗?”宁远看着红色光幕中的脊椎轻声道。
“枪脊。也就是说我用枪的话威力有加成?不过不知道是炼枪还是长枪?也没有一个解释。”宁远眉头微皱自语道。
就在宁远思索的时候,莲台上出现了第二道光芒。
这次的光芒是银色,从中心的莲孔喷出,在九丈高的空中扩散成银色的光幕。
宁远有些吃惊地退后几步,抬头看向光幕中显示的图像。
“爻?!”宁远疑惑道,光幕中确实是半实半虚组成的符文字形,象征阴阳和变化的“爻”。
宁远看向天赋名称:“爻衍”。
“精神类思维天赋吗?爻衍?推衍类的精神能力?”宁远凝眉猜测,“如果是这样倒是和‘夕照’相当匹配的天赋。而且这个高度的话,这个天赋的潜力貌似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限。”
天赋光芒的颜色和高度象征着天赋的类别和潜力。
天赋光芒分为红,银,蓝三色。通常来说红光为肉身天赋,银光为精神天赋,蓝光为特异天赋。
同样,天赋光芒的高度通常为一丈到九丈,代表着天赋的开发潜力。一丈为普通潜力,九丈为极限潜力。
目前出现的两个天赋宁远都还算满意,特别是“爻衍”天赋。如果真的同他猜测的那样,这个天赋恐怕会成为他最重要也最适合他的天赋。
天赋这东西是个体生灵的特质和潜力,与生灵的性格性情之类的主观意愿无关。所以天赋的多寡以及天赋的潜力虽然重要,但符合生灵心意的天赋同样重要。
“不知道我的天赋有几个?”
就在宁远猜测自己的天赋是否就这两个的时候,第三道光芒亮起。
这一次是红光,也就是肉身天赋,潜力高度是五丈。光幕中出现的图案是一条肌肉臌胀的胳膊。
最常见却并不太符合宁远心意的天赋:“强力”。
“强力”也就是所谓的“天生神力”。对于武力型的生灵来说这是一个最常见也最实用的天赋。但是对宁远来说他更希望出现的是另一个相似的天赋“健体”。
力量这个东西说实话没有一个强健的载体并不是越强越好,超过自身掌控的力量往往会拖垮自身。
“强力”天赋便是纯粹的力量,这个天赋只有在配合“健体”天赋时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在现有的资料中纯粹力量的强力天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牛力,虎力,象力,龙象之力和神力”。前四个阶段都有实例存在,而第五阶段的强力天赋则属于传说和猜测。
而记载中达到第三与第四阶段强力天赋的存在都拥有相匹配的健体天赋。没有健体天赋的强力天赋拥有者没有一个能够达到象力的阶段,哪怕天赋潜力达到极限的存在。
历史流传的记载中就有一个仙侠时代拥有最高潜力的“强力”天赋拥有者强冲象力而肉身崩溃的教训。
也正是有着这样的经验教训,才有了各种炼体功法代替“健体”天赋的尝试。
然而怎么说呢?尝试不算失败,但也不能算成功。虽然炼体功法能够产生不亚于健体天赋的效果,但是对于药资的消耗堪称饕餮一样恐怖,特别是有记载中的几种顶级的炼体功法。而产生的效果比之健体天赋拥有者无论能力还是潜力上都稍显不足。
最重要的是炼体的效果本身比之天赋拥有者就不如,耗费的资源又恐怖,需要消耗的时间又长,精力又大,过程还特别痛苦。而且稍有不慎就会自伤其身。
简单说就是炼体这东西非大毅力大智慧者难以承受。
历史上炼体功法虽然长盛不衰,哪怕这个末法时代军队和民间都存在着大量的修炼者,但记载中真正顶级的炼体者几乎没有。能够比拟那些哪怕是中等潜力健体天赋者的修炼者都属于凤毛麟角的存在。
哦,众所周知。炼体这东西是少有可以在天地元气稀薄的情况下修炼的功法。当然现今流传下来的大多数都是一些粗糙的强身健体的玩意儿。
效果嘛也就是比普通人强壮一点,力量大一点而已,连健体天赋的下限都达不到。
优点就是胜在安全,过程也不算痛苦,消耗的资源也在大多数生灵的承受范围之内,而且可以随时放弃修炼。
所以比起“强力”,宁远在肉身天赋中更希望拥有“健体”天赋。在宁远看来,所有的肉身天赋中只有“健体”是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天赋,没有之一。哪怕放在所有类别天赋中“健体”天赋也是永远的核心。
上两个修行时代中都流传下来这么一句话:“修行是苦海,肉身是渡过苦海的船,而元神(灵魂)是船上的执桨人。只有牢固的船才能在执桨人的摆渡下在苦海中艰难前行。”
对于这句话,宁远很是认同。
在末法时代,天赋这东西是无所谓的。但是在现在已经隐隐开启的新时代,宁远是真心希望自己拥有“健体”这个大众但核心的天赋。
第三个天赋虽然让宁远颇为失望,但第四个天赋给了宁远不小的安慰。
一道六丈高的银光,光幕中是一双淡漠的眼珠,瞳孔一金一银,瞳孔中映射有象征着太冕和太阴的符文。
精神类天赋:“异眼。”
这个天赋同样有记载,类别很是宽泛,既有精神类也有肉身类,同样在特异类中也存在。
其实宁远的父亲就是一个异眼天赋者。不过父亲的异眼是不存在于诸星记载中的银瞳。父亲将之称为“破妄银眸”,能力是看破一切虚妄和破魔诛邪。当然,这是在虚界中的表现。在没有多少元气的现实中也就是一双常人一眼看去就不寒而栗的妖异银眸而已。
“精神类的异眼天赋最常见的有阴阳眼,天眼,气眼,不太常见有幻眼,虚眼,译眼,极其稀有的空见金瞳,预兆蓝眸和控心双瞳。”宁远看着光幕中的金银双瞳思索道,“我的异眼天赋看上去似乎是最常见的阴阳眼,但感觉有些不一样。我记得天赋图鉴上的阴阳眼是黑白双瞳。不过代表瞳孔的图案倒是一模一样,都是太冕和太阴。”
“或许是某种变异类型的阴阳眼。”宁远猜测道。
“四道天赋,至少算是脱离了普通人的范畴,达到所谓人才的地步。”就在宁远以一种莫名嘲讽的语气自语时,第五道光芒亮起。
“呦,五天赋这是天才的标准啊。”宁远神色怪异的轻笑道,抬眼看向红色光幕。
光幕上的图案是一双前后分开的赤脚,同“强力”一样属于最常见的肉身天赋之一“迅捷”。光芒高度为三丈。
宁远撇撇嘴,表情莫名的自语道:“无论是强力也好,还是迅捷也好,我平常貌似没发现自己有这方面的特长啊?总不可能是因为自己是文科生就忽视了吧?”
“差不多也到头了。”看着好一会儿没有喷薄出光芒的莲台,宁远不知是失望还是放松的叹了口气。
就在宁远打算离开天赋台的时候,一道蓝色的光柱冲天而起,直达九丈。
“什么?!”宁远一惊,看了一下莲台上最右边的莲孔,随即抬头目瞪口呆地望向与“爻”字光幕齐平的蓝色光幕,但奇怪的是光幕上除了一片迷雾什么都没有。
“这是怎么回事?”宁远有些骇异地道,然后醒悟过来般看向天赋名称。
天赋名称:未知。
“怎么可能?!”宁远化身的心脏猛地抽紧,瞳孔一缩。
“连虚界的系统都无法解析吗?”
宁远低头思索了一会儿,随即目光一闪,没有任何犹豫地离开了天赋台。
在传送离开的瞬间,宁远瞥见天赋莲台没有任何预兆的消失不见。似乎连不知存在于何处的天赋莲台本体都预感到了什么,收回了投影。
是的,天赋莲台并不存在于虚界之中,自然也不是虚界的产物。
天赋莲台究竟是什么?无论这个末法时代还是已经消亡的上两个时代中都少有生灵知晓。众生只记载了召唤天赋莲台投影的途径和天赋莲台的作用而没有丝毫关于天赋莲台本身究竟为何的记载。
参照虚界众生能确定的仅仅是天赋莲台是一件不亚于虚界的异宝,而且同虚界一样拥有着智慧,也就是和虚界一样拥有器灵。
因为天赋测算虽然是在虚界中进行,看似是墟主构建的系统在操持测试的内容和结果,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天赋莲台投射的幻境中进行。
这么说吧,所有的天赋测算都是相当于梦的幻境,在现实中的表现就是天赋莲台根据众生的祈愿将天赋莲台的投影映射到众生的意识海,众生在意识中生成化身完成测算,得知自身具备的天赋。
外在表现其实就是生灵失了会神,发了会儿呆。
而虚界因为原本就相当于灵魂的世界,这种投影则变成了生灵的灵魂化身在虚界专门的个体虚区中进行。
这样测算的好处就是可以在系统的帮助下准确认知自身具备的天赋,不需要猜测或者去查找天赋图鉴,既使是一些未知或者变异的天赋,也可以在系统的解析下通过天赋名称进行一定的推算,就比如宁远的“爻衍”。
至于坏处就是生灵的天赋会被记录,一些特殊的天赋或者如宁远最后出现的未知天赋容易惹出麻烦,引来一些不必要的视线。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天赋测算仅仅是测算,引导觉醒则完全看生灵自身。
哪怕是在上两个时代的记载中,完全觉醒并开发自身天赋的绝大部分都是只有一两个天赋的普通人,而且相当一部分能够完全觉醒更是得益于本身具备的天赋就相当于种族天赋。如小猫族的“迅捷”和“无声”天赋。
其他拥有两个以上天赋的生灵大部分都无法觉醒全部的天赋,既使觉醒了全部天赋也少有将所有天赋开发到潜力上限的存在,至于原因则是各式各样。
所以虽然特殊和未知的天赋会引来一些目光,可能惹出一些麻烦,众生还是愿意在系统的帮助下进行测算的。
不过那是指没有意外的一般情况下。宁远这次就属于特殊情况。不是因为天赋的潜力高度,也不是因为天赋属于特异性的未知天赋。
关键在系统的天赋名称的“未知”上。
只要是系统能够解析的未记载天赋,系统都会根据解析的内容给出一个方向性的天赋名称。比如“爻衍”。“爻”本身就是天赋符文,而“衍”则是系统解析出来的方向,两者结合就成了天赋名称“爻衍”。
而宁远最后一个天赋麻烦就麻烦在系统完全无法解析,甚至连天赋符文都没有,当时整个光幕上仅仅是一团混沌的迷雾。这意味着这个天赋本身的起点就高于系统解析能力的顶点。
要知道虚界的系统可是墟主构建的,作为对比上两个修炼时代中留名的那些存在都称得上是绝世强者的墟主构建的系统都无法解析的天赋,这会勾起多少人的求知欲。
所以当看到系统显示的天赋名称为未知的时候,宁远下意识地选择了传送离开。
等传送回个人虚区大厅时,宁远的心脏还在蹦蹦蹦的直跳,发了好一会儿呆的宁远勉强冷静下来后立马意识到了接下来可能到来的一大堆麻烦。
不过就在眉头拧成一个疙瘩的宁远再次查看天赋记载的时候却愣住了。
良久之后,宁远长出了一口气,喃喃道:“六天赋,不,五天赋开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随即彻底放松下来:
“就这样吧。建化身进虚区去。”
第二章选择
对于自己的第六天赋会不会惹出什么麻烦,有没有被人知晓,宁远并没有多少头绪。不过在重新查看了系统记录后,或许情况并不算坏。
回到再生虚区的初始大厅,宁远稍稍定神便放弃了思索,转而告诫自己他宁远只有五天赋。
诸星历史上有一套根据天赋数量形成的潜力论,将众生分成了几个等级。
普通人,人才,天才,天骄和妖孽。
普通人即天赋数量少于三个的生灵,占据众生数量的九层。不过除了末法时代因为各种因素导致智慧众生的数量经过世界大战后两百年的修养生存到现今才堪堪恢复到百亿以外,上两个时代的智慧生灵皆是以兆记数,所以哪怕剩下的一层也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庞大数目。
庞大数目的众生中拥有三到四个天赋的为人才,拥有五到六个天赋被称为天才,拥有七到八个天赋的是天骄,而拥有九个及以上数量天赋的统称妖孽。
所谓天赋数量多不代表每个天赋的潜力就高,达到的绝对高度就高,但多样的天赋所代表的综合潜力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最终能够达到的高度。
宁远如果不计算煌生身份带来的不可预料性的话,整体潜力也就处在人才与天才的节点上。比普通人强,也比普通的精英潜力高,但在天才中就属于最普通的那一种。
而且说到底潜力仅仅是潜力,其实什么都说明不了。
因为众生生而平等但不公平。
平等的是生命,不公平的是出身,环境和资源。
生灵的潜力再高,没有相应的出身,环境和资源,没有能够向上攀爬的路径,那么你也只能是一个普通人。或许还会因为自身的潜力惹来祸事,跌入深渊。
相反,生灵的潜力哪怕再低,只要出身好,起点高,在环境的熏陶下和资源的堆砌下也能成长为他人眼中的精英,天才乃至天骄。
所以众生生而平等但不公平。这是所有世界都通用的规律,或者说虽感无奈却近乎于法则的真理。
如果诸星一直是末法时代,那么以天赋数量形成的潜力论也就没有多少意义。然而第四次天元之变的到来,接下来众生将要迎来的时代却让综合潜力论再次有了兴盛的土壤。
诸星现存的所有百亿智慧生灵接下来百年内都会在虚界这个灵魂空间中生存并且竞争,为百年后的现实世界资源的争夺和利益的瓜分打下基础。
百年后的诸星那将是一个最好又最坏的时代。如果不想在泥潭中做那行尸走肉,那么你就得从现在开始就去争。在这百年里,在再生虚区世界的千年里,在虚界这个没有真正死亡的灵魂世界里。
当然,争的方式也有无数种,而押注就是其中一种。押注的基础之一就是潜力。
所以在天赋潜力论中被称为天骄和妖孽的存在就是某些人或者势力押注的目标,当然那些展现出特殊天赋和能力的天才佼佼者同样是押注的对象。
再生虚区演化的世界是模拟百年后现实诸星大环境的世界。所有人对于这个世界来说都是陌生的,而这就是墟主给予所有人的公平。
这么说吧。因为众生都是以灵魂实体的形态存在于虚界,在虚界之中,众生只要灵魂能量不耗尽就不会死亡,又因为虚界中拥有补充灵魂能量的养魂池,众生可以说是不死不灭的存在,再加上墟主构建的系统存在,所有的虚区,也就是虚界演化的世界都可以算作是一个个游戏世界。进入这些游戏世界的众生就是玩家。
而接下来的百年,众生将会在一个名叫再生的游戏世界的千年里学会在百年后环境突变的现实世界中的生存能力以及所能占据的基础资源的资格。
虽然在第四次天元之变的冲击下,可以确定诸星地表的文明已经全部完蛋,但是存在于地下的避难所和资源仓库还是能够保存下来的。也就是说百年后众生从休眠舱中醒来返回地面的物资还是有的,但是呢保存下来的资源肯定是有限的,众生现在争夺的就是百年后这些有限的基础资源的份额。
要知道重建文明可不是光有人就行的,末法时代的文明都是建立在上一个时代废墟留存下的余烬之中,更何况是这个时代的众生直接过渡到下一个完全陌生的时代。
而且这一次不仅仅是这个时代的众生相互之间要争,还得和游戏世界中的原住民去争。
因为诸星实在太大了,从现存的百亿智慧生灵仅占据了诸星地表百分之一不到就可见一斑。末法时代的众生虽然因为炼气科技的发展得以生存至今,但也一直承受着诸星无穷无尽的兽灾的危险。而根据记载,每次天元之变后,诸星的凶兽都会得到相应的衰弱或者提升,也就是变异,来达成环境的平衡。前几次的天元之变都是元气的衰竭,也就是凶兽变弱,就是这样末法时代的人类和亚人族群才堪堪得以在诸星无尽大陆的一角生存下来,可想而知百年后将要面对的是何种险恶的情况。
所以在再生计划制定之初,诸星联合政府就决定了要将生存在虚界虚区中的原住民弄到现实中来,只有这样才能增加未来人类和各亚人族群的生存机会和文明复起的底蕴。
再生虚区演化的世界叫做涅诺大陆。大陆整体为不规则的菱形,共分五个域界,被七海环绕。
涅诺大陆的原住民遍布五大域,包括七海适宜生存的岛屿之上,而诸星众生也就是玩家将会集中降临在涅诺大陆的东域。将东域作为在这个游戏世界的初始之地。
降临的方式为化身。化身分为本体化身和转世化身两种。
本体化身就是以玩家的本体构建一个一模一样的化身投身涅诺大陆。
转世化身则是玩家根据现有的种族和涅诺大陆原住民种族的形象构建一个全新的身体作为化身。当然性别和身体构造是跟你现实身体绑定的。
宁远毫无疑问选择的是本体化身。虽然宁远的个头不高也不帅,但身形还是很匀称的。面容咋一看不起眼,但细看还是挺耐看的。
简单说就是宁远对自身的形象还算满意,特别是遗传自母亲带点书卷气的柔和面容。用妹妹宁柔的话说就是“二哥的脸挺有亲和力的,骗骗人应该是妥妥的。”
当然宁远的关注点仅仅在前面半句。所以综合考虑下来宁远觉得还是用本体建立化身的好。
其实他也知道大部分的精英玩家都会选择本体化身进入游戏。他只是给自己找了个借口而已,毕竟他自认自己不是什么精英。
化身建立后便是取名,取名是为了获取涅诺大陆的初始身份,初始身份决定玩家的降临区域。不过因为玩家对涅诺大陆的一切都是陌生的,所以取名决定降临区域也仅仅是拼运气而已。
反正都是拼运气,宁远也就直接用了本名,即为了与家人联系方便也因为他并不打算去拼运气。
他要自己决定降临的区域。
在前往避难所进行休眠的列车上,宁远做了个梦。一个煌生所独有的预知梦。梦中他以另一条境界线上的身份获得了涅诺大陆上的一份机缘。
虽然境界线的不同,煌生留存的境界线记忆会与现实情况在细节或者更大的方面发生偏折,但终究是一个渺茫和可以一试的机会。
“我申请自主降临。”
宁远对着大厅上方象征着系统的五芒星徽说道。
“玩家可以选择自主降临,自主降临规则如下:
一:玩家自主降临区域必须为可选降临区域内。
二:玩家自主降临只能选择非城市降临区域。
三:玩家自主降临将无法获取初始户籍,未获取户籍前禁止进入所有公共城市。
四:玩家自主降临将限定初始复活次数为三次,未获取户籍前无法增加或补充复活次数。
五:玩家自主降临将禁止购买初始资源。
六:玩家自主降临限制获取全部初始礼包,仅可在系统附送的初始礼包中选取三件道具作为初始道具。”
“玩家是否确定自主降临?”
“好吧,这还真是限制的够死的。”宁远有些无语的吐槽,随即回道:“确定。”
“请玩家在幻象地图上选择降临地点。”
一个庞大的立体光幕出现在宁远的面前,光幕上显示的便是整个东域的地形与城市分布。所有城市都标注着禁止降临的红光,非降临区域则标注着黑色的骷髅头,可选择的自主降临区域呈现绿色。
宁远寻找了一会儿,将局部放大。
一块被盘龙状的山脉包围的庞大盆地出现在宁远的眼前。
盆地以及周围的龙状山脉上方的黑色骷髅头标识让宁远露出果然如此的神情,然后微不可查地叹了口气,低声咕囔道:
“就知道没那么容易。”
循着境界线记忆中的方位,宁远细细查看着地图上的可降临区域,良久才点着一处道:“就这里。”
一道蓝色光标出现在宁远所点的位置。
第三章降临
涅诺大陆分为东南西北中五域。
五域以一条不规则的环形大江与四条庞大支流将涅诺大陆分成大小不一的五份。五大域界以中域最小,东域次之,南域与北域相当,西域最大。不过既使疆域最小的中域,其面积也相当于一个地球那么大就是了。所以分割五域的大江大河与其说是江河,倒不如称作内海合适。
虽然因为超凡力量的存在,五大域界的生灵互有往来,但因为每个域界的疆域都太过浩瀚,这种往来并不频繁,更多的是达到某种高度的修行者之间往来,而非凡人间的往来。
不知道是自然演化的结果,还是墟主演化时的刻意,涅诺大陆并没有形成国家的概念,而是以一个个星罗密布的城邦以及大大小小城邦联盟的方式形成了一种略显特殊的整体文明。城邦文明的内部又因为各个族群构成的不同和超凡力量细节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种族与修行文明。
当然。因为所有的超凡力量都是以天地元气为基础,所有文明的整体趋势是一致的。也就是与诸星上两个时代相似的修行文明。
城邦文明以各个族群的凡人和普通修行者为基础,修行者中的精英为中层,实力超凡的修行者为上层,形成了以实力为等阶的金字塔结构。
用传统的修行文明构架来形容的话就是大陆上大大小小的城邦联盟中核心城邦相当于大宗门,麾下的各附属城邦就是大宗门的分宗和附属宗门。属于分宗的城邦主权在大宗门的手上,是构成整体宗门机器的一个部件。属于附属宗门的城邦则相当于跟着大佬混饭吃的小弟,在老大需要的时候提供服务,不需要的时候则是自己过自己的,能力和野心足够的时候可以取大佬而代之,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选择脱离。当然,无论是取代还是脱离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城邦文明与宗门文明不同之处在于城邦文明并不脱离凡人,并且在某种程度上与凡人绑定。
宗门的通常构建是根植于凡人,但又与凡人脱离。凡人虽然是宗门底层弟子的来源与根基,但与修行者可以说是处于不同的世界。也就是所谓的仙凡有别。
城邦文明不同。城邦文明是修行者与凡人混杂,相互依存的一种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修行者与凡人除了个体武力外甚至可以说并无上下之分。而城邦军团体系更是在某种程度上连相互间的武力差别都消除掉了。
也正是这种独特的锲形结构使得城邦的实力与人口绑定,特别是最为基础的凡人绑定。城邦间的纷争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土地一类的纷争,同样也是人口上的纷争。而系统以及系统构建的规则存在使得这种纷争的解决方式通常为战争和掠夺。
当然,涅诺大陆上的各个智慧种族除了形成城邦文明以外还有一种脱离城邦而存在的部落文明。两者可以说是大同小异。除了智慧族群外涅诺大陆同样存在着与诸星现实中一样时刻威胁着所有智慧种族的无尽凶兽。
所以涅诺大陆的主题是生存与战争。
城邦联盟与城邦联盟之间的战争,城邦与城邦之间的战争,城邦联盟内部各附属城邦之间的战争,城邦与部落之间的战争,部落与部落之间的战争,所有城邦部落与凶兽之间的战争。
战争是涅诺大陆演化至今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玩家降临的东域是以人族与灵族为主的域界,境内长期稳定存在的大小城邦联盟近千个,随生随灭的城邦无数,每天发生的大小战争同样无数。
东域正式名称为龙山域,因域界内传说中神龙陨落形成的盘龙状山脉群而得名。
这条传说山脉群坐落在龙山域极东与洛海交界处,山脉形成的龙形尾端垂于洛海,与龙躯将洛海一角围成了半月形的内海,盘龙状的东面龙躯则将洛海隔绝于外,形成难以逾越的垂直山脉海岸线。垂直海岸线下方是龙山域境内最大的干流洛宁河的入海口。从入海口向西大约三千里,从空中往北方眺望就是龙形山脉群的龙首位置。两者之间隔着龙山域境内三大森林之一的一部分。
洛宁河发源于龙山域西端雅拉山,自西向东横穿龙山域境内三大森林之一的龙血大森林北段,流经洛河平原然后入海。
龙血大森林是龙山域境内最大的凶兽聚集区之一,也是木灵族和灵纹族等灵族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横穿龙血大森林的洛宁河两岸则是灵族城邦的主要集中地,也是最靠近龙首山脉的玩家可降临区域。
因为自主降临无法降临城市,同时也包括乡镇村落一级的生灵聚集地,只能降临野外,所以宁远选择的是最靠近龙首山脉的可降临区域边缘。
虽然宁远早有预料地图上的光标位置与实际降临点因为比例的原因肯定存在一定误差,但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直接降临在林中湖上。
没有任何准备的宁远一降临就差点懵逼地淹死在湖里,还好在连呛了两口水后,回过神来以狗刨的姿势艰难地爬上了岸。
浑身湿透的宁远仰躺在湖边草地上,一脸劫后余生的表情。
休息了一会儿后,宁远平复下心中难以言喻的操蛋情绪坐起身,抖了抖因为春寒未过而浑身发冷的身体,谨慎地查看了下四周的环境,发现暂时安全后,在脑中呼唤出人物面板。
“姓名:宁远
性别:男
种族:诸夏人族
职业:无
户籍身份:无
修炼层次:无
天赋种子:五(枪脊,强力,迅捷,异眼,爻衍。)
已觉醒天赋:无
复活次数:三(不可提升,不可补充)
转生次数:零
物品:平民服装(套):新手装,永不磨损,无防御力。
木制短枪:适合新手使用的短枪。
止血粉(瓶):可用于止血的药粉。
焰石:照明用的石头。”
新手装是每个玩家降临的标配,除了遮衣挡体没有任何作用。唯一的优势就是不会磨损。
短枪是宁远根据枪脊天赋选择的初始武器,因为不清楚枪脊针对的冷兵器长枪还是热武器的炼枪,宁远根据直觉选择了这个,当然也是因为初始礼包中只有这一款枪类武器,不选也得选。
止血粉:新手玩家出行必备,无须解释。不过宁远觉得如果初始礼包中有更好的疗伤药,相信没人会选这个。
焰石:无烟安全照明,没有任何安全隐患,自动收集阳光,明火等光源补充消耗,你值得拥有。当然,就是光照范围和亮度都有点小。
最后一件自选道具选择焰石是因为宁远要去地方有一段路,需要这个来规避危险。
除了新手服是自动穿在身上以外,其他的道具都保存在系统的临时包裹里,玩家可以在降临后一个冕时内也就是三个时辰内随时取用,一个冕时后无论道具有没有取出,临时包裹都会被系统收回,没有取出的道具将直接被系统回收。
宁远将三样礼包道具取出,焰石别在腰间的口袋里,止血粉收入胸口的内衬中,短枪拿在手上。
准备好后,宁远站起身抬头看了看天色。按照诸星“启,阳,夕,末”四冕时一天计算,现在是启时下刻,也就是地支计时中的辰时(早上七点至九点)。
“现在最主要的是趁着时间还早尽快赶路,按照太冕的位置计算,龙首山在那个方向。”宁远看着日头计算了一下方位后指着林中湖对岸的方向自语道。
“从地图上看,这里是离龙首山最近的可降临区域,这点是毫无疑问的。但实际距离却是不好把握。这里距离记忆中的方向标识有多远也不知道,大致的方向应该是那边没错,但具体方向还得先找到标识地再确认。”宁远凝眉决定道,“先赶路再说,找点吃的,边走边看吧。”
还好林中湖的范围不大,宁远很轻易地就绕到了对岸,然后紧了紧手中的短枪走入密林之中。
一个时辰后,宁远边啃着野果边爬上树梢确认方向,望着依旧一望无际的林海,宁远有些绝望。他实在没有想到地图上明明已经是龙血大森林边缘的降临点,实际降临后竟然无法窥见森林的边缘。
在想象与现实的残酷对比面前,宁远突然有些后悔。如果他没有一时冲动选择遵循梦中的记忆妄图趁着所有玩家都还不知道的情况下去拿到那个东西,而是与大部分玩家一样平稳开局,细细探查和准备后再去夺取机缘会不会是更好的选择。
那处机缘在宁远的记忆中既使在玩家实力已经普遍上路的时间段中也仅有他一个人知道。而且另一条境界线上的他也是误打误撞才进入了那处地方。可以说宁远完全可以等熟悉了涅诺大陆的生活并且有一定的实力后再去那处地方。
不过宁远后悔了一会儿后又不得不承认,他选择现在就来寻找这处机缘或许有冲动的因素,但也是不得不为之。
(四冕时对应的地支时间:启时:寅、卯、辰(上午3点到9点)阳时:巳、午、未(上午9点到下午3点)夕时:申、酉、戌(下午3点到9点)末时:亥、子、丑(下午9点到上午3点)与四冕时相对应的是阴四季,这个以后会说明)
第四章过夜
宁远躲在一棵巨木的背面,小心地屏住呼吸。
他开始庆幸刚降临那会儿落水了,半湿的新手服加上森林中茂盛的杂草将他的气息降到了只要不是太过接近就不会被那些嗅觉普通的凶兽发觉的地步。
而在宁远躲藏地百米不到密林空隙中现在就隐约可见几只凶兽嬉戏的身影。
与诸星现实中只将野外生物分为野兽和凶兽两类不同。涅诺大陆上虽然也存在野兽的分类, 但仅占涅诺大陆凶兽很小的一部分。涅诺大陆占据绝对多数的是被统称为妖兽的普通凶兽和以上实力的强大凶兽。
凶,蛮,荒,灾,四种实力分级加上妖,灵两种类别区分,这是涅诺大陆上除了智慧种族外所有生物的认知方式。
以凶兽为例,不计算那些对修行者无害的野兽,虽然统称为凶兽,但根据危险性可以分为凶兽,蛮兽,荒兽和灾兽四类。
要具体说明其危险性的话就得对比修行者的修为体系。
涅诺大陆的修为层次分为天地人三阶,标志分别是元气初凝,踏步成罡,凌空虚渡。每一阶又分为三级,分别是兵,夫,尉,校,将,帅,侯,王,君。共计三阶九级。
知道了修行者的修为层次,再说明凶兽的危险性也就好说明了。凶兽对应修行者兵、夫、尉三级,蛮兽对应尉、校、将三级,荒兽对应将、帅、侯三级,而灾兽对应王级和以上。
没错,凶兽,蛮兽,荒兽,下阶上限刚好与上阶的下限相当,也就是说顶级的凶兽并不比普通的蛮兽弱,巅峰蛮兽同样不比普通荒兽弱,凶兽,蛮兽,荒兽更多的是位阶导致的实力上下限的差异。只有灾兽可以说已经超越普通位阶差异的层次,更多的是生命层次与个体实力,整体势力的完全超越。灾兽被涅诺大陆的生灵形容为移动的天灾,其下限已经远超荒兽所能达到的实力上限。实力最次的灾兽都相当于修行者天阶王级的超级强者。
说完凶兽与修行者的实力对照,我们再来稍稍了解下凶兽妖,灵的区别。
在与凶兽漫长无尽的战争岁月里,修行者们发现有些凶兽可以驯服,可以做到某种程度的沟通,为了区分,修行者们将这些可以沟通和驯服的凶兽称呼为灵兽,而其它的凶兽则统称为妖兽。
宁远回忆完凶兽相关的记录更是庆幸洛宁河以北的这一面已经属于龙血大森林的外围,一般而言只有凶兽实力的妖兽存在,而且边缘更是只有凶兽都算不上的野兽活动。而凶兽级的妖兽只要不是那种嗅觉、感知特别灵敏,又或者流窜型的,一般而言警戒区只有五十米范围,只要不被看到,小心谨慎,宁远完全有机会避过这些妖兽。
在耐心等待了大约半刻钟左右,藏身树后的宁远耳中那几只獾型妖兽嬉戏时的嘶叫声终于远去。
又等待了一会儿,宁远才小心地探头向那处密林的空隙望去。那里果然已经没有了几只妖兽的身影。
确认安全,宁远左手抚胸长出了一口气。作为还没有修炼的凡人,宁远依靠手上的短枪对付对付普通的野兽还有些许把握,但对上任何一只凶兽都可以说是九死一生。
哪怕最弱的凶兽,体内都必然有着元气的存在,而拥有元气,凶兽再弱也必然会获得最初级的超凡力量。无论力量、速度都不是还是凡人的宁远可比的。
宁远握着短枪的右手紧了紧,虽然这玩意儿对付凶兽没有什么鸟用,但多多少少算是个聊胜于无的安慰。拼命的时候,幸运的话多少还是有点效果的。
再次爬上树梢确认方向后,宁远小心地沿着不易被妖兽正面察觉的地方谨慎地向远方潜去。
每过一两刻钟宁远就会重新爬到高处确认大致的方向,然后小心的避过可能遭遇妖兽的场所,隐蔽地向着龙血大森林的边缘前行,遇到野果时,会根据现实经验判定是否可以食用,将确认安全的野果采摘下来用以果腹。
就这样反复的分辨方向,小心避免与妖兽的遭遇,谨慎确认环境的安全,走走停停间,时间来到了夕时,周围的环境愈发地昏暗下来。
再次爬上树梢,宁远看了看时间和方向,又暗暗计算了一下行程,随即发现整整一个白天他才堪堪前行了不到三十里地。虽然能够远远地望见远方云雾中隐约可见的山影,但眼前依旧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密林。
外界的天色虽然还算明亮,但森林内已经明显阴暗了下来,而且隐隐有雾气开始弥漫。今天剩余的时间已经明显不适合继续前进。
宁远苦闷地坐在树叉的阴暗处,避免被森林上方开始归巢的飞行妖禽发现。依他的估算,龙血大森林的边界距离他现在所在的位置至少超过一百五十里。如果一直以今天这样的速度前行,起码还需要五天时间。
单单五天的赶路时间对于宁远来说不算什么,源于家庭的教育,对于野外生存他多少也有些许的把握,水分和体力可以依靠密林中随处可见的野果补充,白天的时间只要运气不差咬咬牙兴许能撑过去。
关键是夜晚。
龙血大森林的夜晚明显是妖兽活动的活跃期,明火取暖是不用想了,甚至是焰石都不能用,任何的光源在黑暗的环境中都是源源不断吸引妖兽攻击的靶子。
更糟糕的是,就宁远观察,龙血大森林的夜晚是伴随着大雾一起的,而且很可能会出现林中雨的现象。
现在是上阴季,也就是春季,寅月(3月)刚过,还是万物生发,春寒未暖的时节。
龙血大森林原本就森幽林密,气温比之外界低上不少,宁远的新手服虽然利用察看方位的时间已经干透,但走在密林中依旧感到些许的冷意。白天正午太冕之光最盛的阳时都是如此,可想而知天黑后龙血大森林的气温会降到什么程度。
说实话,既使到末时森林中开始凝霜,宁远也不会感到丝毫的奇怪。
在这样的情况下宁远还不能生火取暖,不能有一丝的松懈和放松,甚至不能随便移动,必须时刻保持隐蔽和警惕。因为夜晚浓雾密布的森林中伸手不见五指,宁远只能靠听觉和有限的感知来探查四周的动静。而在夜行妖兽觅食的活跃期,宁远哪怕只是漏掉一点动静就有可能遭遇不可预知的危险。
如果仅仅是一天,宁远熬一熬也就过去了,然而这样的日子至少五天,宁远明显感觉到了绝望。
新手服可不是保暖服,在不能生火的情况下这样湿冷的夜晚过个一天都够呛。五天?那是会死人的。
在哪怕小范围移动都不行,眯眼小憩一会儿都是奢侈,必须全程保持精神的紧绷和集中,身体随时处于戒备状态的情况下在这样湿冷的夜晚过上一天都至少脱层皮。五天?还是死了算了吧。
思来想去,宁远都觉得自己面临的是绝境,也是死境。
宁远的体质虽说不错,在这样的环境下熬个一晚上最多是生病,但是五天绝对会死。也许都要不了五天,明天就有可能因为染病而葬身兽口。
“不行。必须找个可以安静休息的环境,不然只有死路一条。”紧锁眉头的宁远语气决绝地自语道。
趁着周围环境暂时还能看见,宁远飞快地跳下树,稍稍察看了一下便向着一个方向谨慎而迅速的摸去。
在小心翼翼的探查了半个时辰,心惊胆颤地躲过几头提前外出觅食的夜行妖兽,宁远终于在天色完全黑下来前找到了一处勉强可以安身的环境。
这是一棵明显有着几千年以上树龄的古木,似乎与诸星现实中的大包树是同属。大包树又叫空包树,因树干上细下粗膨大如包并且中空而得名。是现实中一些无居者的天然蜗居。
这颗古木是不是空包树,宁远并不确定,但树干膨大是事实。宁远估计至少得二十多人手拉手绕圈才能合抱。至于树干是不是中空得挖过才知道。
宁远选择这棵树不仅仅是因为这棵树的树干在周围的树木中最粗最大,看着像是空包树,更因为紧挨着这棵古木的一块丈高的巨岩。巨岩的折面与古木形成一个内凹夹角,是天然的藏身处。哪怕仅这一个夹角就能省去宁远不少警戒精力。
雾气开始愈发浓重了,感受着越来越重的冷意,宁远不再耽搁,握着短枪的枪头结合部,枪尾抵着岩壁,沿着巨岩和古木的锲面艰难开挖。
因为空间有限,枪尾与岩壁不时会磕碰到,枪头很难发力,挖掘工程比预想的艰难。如果不是宁远早有准备地将上衣脱下包裹住枪尾,短枪与岩壁的碰撞声或许早已在这幽静的环境中传出很远。
在天色隐隐可见到能见度不足半尺再到雾气弥漫下伸手不见五指,宁远经过整整两个时辰的努力终于将树干挖开一道可侧身挤入的缝隙。
宁远伸手探了探,黑暗中轻轻松了口气。
古木果然与空包树一样树干是中空的。两个时辰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
宁远收起短枪侧身挤入树洞,小心地取出腰间口袋里的焰石,在树洞的洞壁上轻轻一碰,焰石亮起光芒。
将握着焰石的左手前伸,在略显昏黄的光芒中树洞内的环境呈现在宁远的眼前。树洞虽然没有预想中的大,但也足够两三个人躺着休息。
(四阴季:诸星四季根据太阴少阴两颗月亮同时凌空的形态分为上阴季:春季,太阴上弦月,少阴下弦月(寅、卯、辰三月),太阴季:太阴满月,少阴新月(巳、午、未),下阴季:太阴下弦月,少阴上弦月(申、酉、戌),少阴季:太阴新月、少阴满月(亥、子、丑)。双月一年中仅有五次同时凌空,其中四次为季节的开启日,第五次则是亥月的最后一天正午到子月第一天的正午,这一天太冕、太阴、少阴三星会同时出现一整天,这一天会没有夜晚的存在,被称作“星诞日”,相当于新年。)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关注小编,每天有推荐,量大不愁书荒,品质也有保障, 如果大家有想要分享的好书,也可以在评论给我们留言,让我们共享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