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头几天,在朝鲜半岛的汉江南边,好几万云南的子弟兵和全副武装的美军正打得不可开交。志愿军的大头头彭德怀在50军的指挥部里,安静地等着一个人。不一会儿,50军的军长曾泽生急急忙忙地进来了。彭老总问:“你又去前线啦?”曾泽生回答:“是啊,彭老总,我反思过了,我应该待在指挥部才对。”彭老总又问:“伤亡情况咋样?”曾泽生说:“50军能扛得住。”
彭总发火了,大声喊:“快报伤亡人数!”边上的参谋赶紧递上了50军刚统计好的伤亡报告,彭总一看,火更大了,冲着曾泽生质问:“伤亡这么多,咋不跟我说呢?咋不向司令部求支援呢?”
曾泽生说:“我问了也是白问,美军炸得那么狠,国内的东西根本运不进来,彭总您这儿也没有多余的。要是从别的部队调物资,那他们怎么办?”彭德怀回答:“50军真是好样的,跟当年在禹王山狠打日本鬼子那会儿一样勇猛。但你不该多虑,我彭德怀可从没把你们50军当外人。我自己也是从老军队过来的,你们来了就是一家人,跟其他解放军部队一样,谁也不会小瞧你们。”
曾泽生压根儿没想过彭老总会讲出这样的话,心里头的憋屈一下子就全涌了出来,边上的50军将士们也都跟着抹起了眼泪。曾泽生感慨地说:“这下子,50军总算能在兄弟部队前挺直腰杆了。”
一、云南的精锐部队
说起50军,就不能不说它的老底子——滇军60军。滇军啊,那可是中国近代史上挺特别的一支地方军队。清朝末年,眼看封建统治要垮了,清政府急着想招,就建了好多新式军队和军校。云南这边呢,也搞起了新军,而这新军里的关键人物,就是蔡锷。
那时候,云南创办了一所新型军事学校,名叫云南陆军讲武堂,它后来还为黄埔军校输送了不少教官呢。当然啦,黄埔军校的教官里也有不少是来自保定军校、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日本陆军大学和东北讲武堂的。再说到解放军的总司令、开国元帅朱德,他虽然出生在四川,但可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毕业生,还当过云南名将蔡锷的手下呢。
云南的军队在辛亥革命、护国运动这些大事情上都出了力,对中国近代历史挺有影响的。但之后云南被龙云给掌控了,成了个独立的地方势力。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抗战结束,蒋介石才把云南的这股地方力量给统一了。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打响后,云南的头儿龙云立马说能派10万兵,再动员30万青壮年帮忙。虽然比起川军、桂军这些大军,这数字不算大,但那时候云南的军队总共也没十万人,龙云这一下子可是把自己的老本都豁出去了。
二、经过了一场奋勇杀敌的残酷战斗
云南一开始的军队人数不多,所以最开始只组建了一个军,就是国民革命军的第60军。这个军总共有四万人,全是滇军里的精兵强将,军长是龙云的表弟卢汉,他是60军的第一任领头人。为了增强实力,龙云还大出血,从法国人那里买了一大批法式装备。
当这支队伍离开云南时,他们装备好,纪律也很严。蒋介石为了让全国人民更有信心抗战,就把他们调到武汉,连着几天让他们接受检阅。可60军的战士们不想只做摆设,他们一再要求到前线去打日本鬼子。
1938年4月18号,滇军的60军坐着火车到了台儿庄南站(也就是车辐山),然后他们没停留,直接开到了运河东岸、台儿庄东边的蒲汪和邢家楼(现在叫邢楼)那边集合。他们是要去接替汤恩伯的20军和于学忠的第三集团军的防守位置。国民党里头,派系斗争一直很厉害,大家都想着保存自己的力量,这种情况啊,连抗战时候都没变过。
滇军的60军还没到岗,汤恩伯和于学忠就带着队伍偷偷溜走了,结果让4000多名日军,还带着30多门大炮和20多辆坦克,趁机钻了空子。60军打头阵的一个团被日军埋伏,吃了大亏。
好在滇军60军很快守住了防线,在禹王山一带拦住了日军矶谷师团和板垣师团,这两个师团加起来有五万多兵力呢。虽说60军的装备比其他地方军队要好不少,但面对日军的猛烈攻击,他们还是打得非常吃力。战斗刚开始的十多天里,先是板垣师团冲上来,紧接着矶谷师团又接棒,60军每天几乎都有上千名战士牺牲。
禹王山那片的村民刘修志,后来聊起往事时说:“小日本打了十多天,禹王山愣是没攻下来。仗打完了,我们回村一看,家里家外都是云南兵的尸体。我们就把他们葬在了打仗挖的三个堡垒里,算下来得有四千多人呢。”
禹王山战斗持续了整整27天,滇军60军让日军1万4千人伤亡惨重,但60军自己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总共有13869名将士牺牲,还有5000多人受伤,这意味着差不多每天都要失去1000多名战士。在这次战斗中,好几位高级将领也英勇牺牲了,包括少将旅长陈钟书,还有团长严家训、董文英、莫肇衡、龙云阶、陈洁如,以及副团长黄云龙等人。
禹王山一仗打完后,60军又赶去参加了武汉、南昌、长沙等地的会战,还有1939年冬天的那场大攻势。等抗日战争赢了,他们又被派去越南接收投降。60军的炮兵还在越南海防跟法国兵干了一仗,自己没怎么吃亏,却把法国兵打得够呛。
三、开始新生活
抗战完了以后,蒋介石为了让云南的那些地方大佬不团结,就把60军调到东北去打内战。到了东北,他又想利用解放军的力量,把这支云南的军队给灭掉。60军在东北过得挺难,啥东西都是最后才给他们,补给也好,武器也罢,都是别人挑剩下的。
1946年,滇军的184师师长潘朔端,他其实是名地下党员,带着队伍造反了。到了1948年辽沈战役那会儿,滇军的60军又在军长曾泽生的带领下起义了。起义后,60军就改名叫四野50军,军长还是曾泽生,政委换成了东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徐文烈。为了让这支队伍更有战斗力,四野还从别的部队调来了一批精兵强将加入50军。
1949年9月,50军整编完成后,就赶去参与了解放大西南的战斗。在鄂西和成都的几场大战里,他们打死了好几万敌人,还让不少国民党军投降了,缴获的枪炮弹药数不胜数。大西南的战斗告一段落后,毛主席让全国的军队都去帮忙搞生产,好让地方快点恢复经济,不那么吃力。按照中南军区和四野司令部的安排,50军就去了湖北,修水利、搞建设,同时还负责抓土匪。
1950年9月底,上头让50军赶紧去朝鲜打仗。50军立马把在湖北那边搞水利、搞生产、还有剿匪的部队都集合起来,急急忙忙坐火车往北边赶,加入了新成立的“东北边防军”。
四、上前线去打仗
50军接到命令去朝鲜时挺着急的,他们一到东北,东北军区就说,今年先不打仗,让他们在东北等着接收苏联的火炮。然后,50军就要整个改编成炮兵部队啦。
1950年10月24日晚上十点多,军政委徐文烈接到了东北军区政委高岗的电话,让他赶紧让第50军换回原来的装备,并且立刻坐上已经安排好的火车,火速往中朝边境赶。结果火车刚到集安,部队啥都没准备好呢,比如地图、翻译、战斗动员,还有吃的用的,就又接到上级的新命令:马上过江,参加第一次战役。
当50军赶到指定地点时,第一仗已经打完了,所以他们没在这场仗里立下大功。不过到了第二仗,50军的三个师都没碰上敌人,这跟歼灭上万敌军、还抓了上千美国兵的38军比起来,可真是差远了。
第二场战斗打完后,50军遇到了大麻烦,有的士兵还开玩笑说:“路走得晕头转向,饭吃得不明不白,仗打得稀里糊涂,就这样在朝鲜懵懵懂懂过日子。”
从普通士兵到50军的军长曾泽生,大家都感到很沮丧。特别是曾泽生,他一直因为自己是起义过来的将领而感到不自在,开会时总是找个角落躲起来。这次战斗后,他更是觉得脸上无光。还有些从其他部队转来的骨干,都闹着要回到老部队去,不过都被政委徐文烈给拦下了。徐文烈马上对全军进行了思想教育,这才让50军的士气又恢复了。
在抗美援朝的第三次大战里,50军把英军的第29旅打得落花流水,还靠着一个步兵营的力量,把英军的一个重装坦克营给一锅端了,甚至抓到了几辆英国当时最牛的“百夫长”坦克当战利品。这事儿报到志愿军的大本营,彭德怀、邓华、洪学智、韩先楚这些大佬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天没人吭声。最后,彭老总憋不住了,开口道:“军情紧急时乱成一锅粥,那可是要军法处置的!”毕竟,这样的战果,别说50军了,就算是38军、39军这样的解放军顶尖王牌部队,都很难做到。
50军的政委徐文烈心里明白,志愿军司令部可能会有所猜疑,所以战斗刚一结束,他就赶紧让人拍了些照片,火速送到了志愿军司令部那里。
五、一战就闯出了大名堂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斗打完后,麦克阿瑟让他的弟子李奇微来接管前线的打仗工作。李奇微跟麦克阿瑟不一样,他是个军事上很厉害的人,还特别低调小心。正是他在第三次战斗中主动让美军从汉城撤走,才避免了大批美军的伤亡。
打完第三次大战后,志愿军连着打仗打累了,把战线推到了三七线那边,可补给跟不上,家里增援的部队也还在路上。这时候,志愿军还是靠当初四野13兵团的那几个军,总共才23万人。李奇微瞅准了这个机会,立马集合了25万人,带着好多飞机、坦克和大炮,从西边往东边猛攻志愿军。
面对美军,咱们在武器和人数上都处于下风,彭德怀将军想了个妙招,叫“西边顶住东边打”。就是说,在西边用点少数兵力拖着美军的大部队,不让他们前进,而咱们的主力部队则偷偷跑到东边,故意放南朝鲜军队进来,然后再把他们一举消灭。等东边的事儿办妥了,主力部队再回头和西边的部队一起,把美军和英军的主力给包围起来。
这种打法,虽说解了当时的燃眉之急,可西线那边的部队就得吃大苦头了。38军作为最厉害的部队,肯定得留在西线。那时候,西线总指挥韩先楚还琢磨着把39军这支顶尖部队也调过去,结果被彭老总给拦下了。彭老总对他说:“西线有38军这一支顶尖部队就够了,这样东线才能快点打完。”最后,彭德怀决定把50军调到西线,韩先楚一听就愣了。他心里清楚,西线的任务有多艰巨,那边有美、英四个师三个旅,加起来八万多精锐敌军,坦克、大炮、飞机多的是。把50军这支从国军起义过来的部队放到西线,韩先楚心里真是没把握。
其实,不光是韩先楚,38军的将士们一听说是50军和他们一起守卫汉江,也都愣住了。他们心里犯嘀咕,觉得上级的安排有点草率,这么关键的防线,怎么能让一支从国民党起义过来的军队来守呢?更让他们担心的是,万一50军的防线被美军给攻破了,那美军岂不是要抄他们的后路,对他们的安全构成大威胁。
曾泽生作为50军的军长,心里明镜似的,上级和友军的那些疑问他都懂。他更明白,汉江南岸这场阻击战,对50军来说是个树立地位的关键仗。要是打赢了,50军不仅能成为解放军的主力军之一,还能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
可这场战斗真不容易应对,美、英联军出动了4个师和3个旅,还有大批炮兵、空军和坦克兵在后面撑腰,他们在野牧里到骊州这68公里的路上,对着志愿军第50军和第38军的112师阵地发起了猛烈攻击。美军的炮弹像雨点一样落在50军的阵地上,炸得到处都是坑,连地面都在不停震动。
遇到人数多、装备又好的敌人,38军这支勇猛无比的队伍肯定能扛住,没想到50军也撑下来了。50军的战士们一次次地把敌人打退,就是不肯撤退,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拼命保护着阵地,确保了整条防线的稳固。
美军后来查清那支队伍其实是国军里起义过来的,就从台湾派了几个特工过来,手里还拿着原来60军士兵的名单,一个个地喊名字,想让50军的士兵们投降,还承诺给他们高官和厚待。可50军的士兵们硬是一点儿没动摇。这一仗打得连远在台湾的蒋介石都开始犯嘀咕,心想这到底是不是当年自己带过的那支厉害的“熊60军”。
在汉江南岸,50天的激烈阻击战中,50军的七个完整连队、31个完整排和138个完整班都拼光了。刚开始入朝作战时,全军有三万三千多名官兵,但经过前三次战役,特别是那场长达五十天的汉江南北阻击战,现在只剩下一万零三十三人了。
这五十天里,50军里涌现出好多光荣的集体和个人,447团得了“白云山团”的美名,是志愿军总部给封的;444团4连叫“修理山连”,445团8连是“英勇顽强连”,450团7连则是“战斗英雄连”。这期间,立下大功以上的战士有四百七十六人之多!50军因为打得好,成了解放军的主力,军长曾泽生回国后,毛主席还亲自接见了他两次呢。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