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美俄又杠上了,特朗普突然缩短停火期限,有没有觉得这个操作真是玩火?我昨天查了点资料,发现美国的这一调动背后,早就不是简单的策略调整了。
从去年开始,全球局势逐步紧绷,特别是今年,从乌克兰到中东再到亚太,似乎每个角落都在点火。你想想,美方一直在强调要“遏制”俄罗斯,但这里面的套路早就露出来了。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国防预算达到7390亿美元,比俄罗斯多了快三倍,虽然名义上说是“科技优势”,但你看实际操作,核心还是兵力投送和威慑手段。现在特朗普又出来,把停火期限砍到10天,显然就是要把俄罗斯的反应推到极限。这不是玩策略,是在抛出更激烈的信号。
我琢磨着,美方这个操作其实暗藏玄机。此前,专家们解析过,美国其实一直在推行一种“渐进式压力”策略——先是经济制裁,再到军事示威,然后逐步升级。这次“缩短停火时间”,不是要逼俄罗斯把底牌亮出来,就是在给普京施压。你去年底,美方曾明确暗示要“再部署一批核潜艇”,这消息从路透社报道看,确实是有迹可循。美军的核力量储备早已不容小觑,现在又动用核潜艇,这代表他们心里已经底气十足。
而且,你知道的,俄罗斯的核政策一向是“核威慑”的核心,梅德韦杰夫那句“冷战时期核末日政策”也是迹象,俄方的底线在那儿。可有人看了这番口吻,简直是在摆明了说:“你玩我真的会玩成最后的战场。”这都不是什么虚张声势,根据公开资料和俄罗斯方面的军事专家解读,俄的核力量已达到“战略威慑”状态,配合现场的军事部署,别说做标准的威慑,就是随时可以“点燃”局势。
其实更深层次的逻辑在于,美俄都在角力,但剩下的又不止两个人。你看,全球经济也在这波动着,欧洲的能源依赖,亚洲的地缘角逐。美方一边在烘热自己国内的政治氛围,一边试图用这种“局势升级”来转移焦点。特朗普签署的那些加强军事部署的法律,很多分析都说是“制造不稳定”,目的其实也就一方面捏紧对俄罗斯的压力,另一方面给自己赢得在国内的政治资本。
但是,你说这个局势能持续多久?我觉得根本不是谁多厉害的问题,而是局势是否会失控。你看俄罗斯的反应,一直是慢慢怎么硬碰硬都在保持底线。这次兜底可能还是在试探美国的耐心。可是问题是,今后会不会真变得“难以收场”?
我就奇怪了,美俄这场博弈,到底是哪个才是真在等待对方先投降?还是真的信口开河,比赛谁把“底牌”亮得越快。两边的核武库都不是吓唬人的,这盘棋要真起了火,谁能保证最后不伤到自己?
问一句:真敢打的都不在话下,到底谁更能忍到最后?还是说,这一切,也只是在用不断升级来试探彼此的底线,直到哪天都觉得“好像差不多了”才罢手。可谁知道,下一秒,这个游戏会不会突然变成最后的爆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