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总有人问“你炒股这么多年,是不是整天泡在电脑前研究那些高深莫测的线?”我每次都打趣地回,“哪里有那么复杂!我就看两样——支持谁,谁赚真钱。”听起来简单,实际上,这可是我在投资市场摸爬滚打十年总结出的“压箱底秘籍”。
刚入市那几年,亏得我真心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行业。技术分析、各种图线基本能给我看晕。后来才幡然醒悟,炒股在中国,要靠的是政策和业绩这两条腿,光靠脑子灵,最终连裤子都不够买了。
要说政策,那可是最大的“当红炸子鸡”,它走到哪里,资金就会追到哪里。啥?不信?随便举几个例子。2020年,号召“双碳”,光伏等新能源板块迎头就涨。随便买股都能吹一辈子的那种高兴,我还记得我买的光伏股直接翻了一番;2023年,一句话点燃了AI概念股,不管四舍五入怎么沾边,行情分分钟来个大跃进。
但别以为听到点风声就能发财。我曾听说“东数西算”有戏,想着抢个像“头舞票”似的,提前埋伏几只概念股。结果政策硬是拖了仨月才落地,这段时间股价在空中翻腾,全都腰斩,光看报表能把人气出肝火。后来悟了个真理政策这东西,不能猜,就得“等它长实”。而且,真正看是否支持,绝对要从权威的发文中找答案。是某微博上胡乱编的“可能出台政策”,直接忽略;但如果发改委、工信部专门发个文件,那就别犹豫,“就是它了”。
另外一个判断点是资金流,政策股一旦动手,主力资金绝对比跑100米还快。打开软件瞅两眼,连续几天板块有大资金进场,基本就能确定这是板块启动的信号。
当然,光靠一个腿跑还没戏,加上实打实赚钱的公司,那才是如虎添翼。这类公司可不是天天炒概念,“贵在稳定”。茅台、长江电力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就是典型代表。它们可能没有火箭飞涨,但一年稳稳给你来个20%以上的涨幅。更重要的是,这些家伙几乎不给你套人的机会,堪称股市里的“定海神针”。
如何辨别这种硬核公司的赚钱能力?也不需要看什么复杂的财报,用三招就能搞定。第一,看净利润是否连续增长,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那种;第二,看毛利率是不是够高、够稳,一个公司卖货就能给股东吃肉,那才是真的强;第三,现金流不能忽悠,净利润可能几层画皮,现金流才是赤裸裸的真金白银。
不过买这种业绩股还要注意,千万别瞎追高。人家跌下来修整时再入场,这叫“以柔制刚”。茅台每年都会趁着行情疲软回落一点,这就是历史送你的买入机会。更绝的是,这类股票适合搞“长期持有”,不托后腿,还能给你“时间红利”,比你天天操心妖股、小盘股强得多。
每次聊到这里,都有人不服气“重组股也能赚!”是,可以,但那是“赌”,不是投资。重组股从不考虑你的心理成本,妖股更绝,来去匆匆,不仅巴掌大的小韭菜够呛,就是大玩家也得满地找牙。相比之下,政策股和业绩牛股,虽然涨得慢点,但稳得像大爷下象棋。
其实,炒股哪有什么“歪门邪道”,做好计划,专注稳定就行了。像那些动不动传说中的“天选上涨”,不说自己去种田,连吃一口饱饭的耐性都没有,还谈啥发财呢?我见过赢大钱的都是“懒人”,关键节点做出动作,平时从容过生活。
要有“选股池”,管理资金,设好止盈止损,年度行情中踩两三波就够了。这样你会发现,不迎合,不贪心,不冲动,也是“股市哲学”的重要课程。
不过,股市投资,最后还是看心态。如果你总想着短期翻倍,我劝你从赔本的可能性开始练心理承受能力;反之,咬定青山不松,股市也会笑着给你分蛋糕。
你炒哪种类型股票?来聊聊,别藏着掖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