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日本临时国会选举出高市早苗为第104任首相,这意味着日本首次迎来了女首相的到来。
不过,说白了,更引人关注的是,这次历史性的一刻,实际上是自民党和日本维新会搞的“阁外合作”联盟的成果。
这看似大家都挺满意的政治合作,其实背后藏着一个不可避免的重点问题:高市想大规模投入资金振兴经济,可维新会却可是出了名的“节省派”。
其实就像一个喜欢买买买的人和一个极简主义者组成家庭,表面上讲得头头是道,但要是真的算起柴米油盐的事儿,恐怕很快就会爆发争执。
日本维新会的关键思想是“少政府、高效率”,他们提议裁减公务员人数,把政府的机构和相关法人彻底交给民营企业,另外还打算减少议员的席次。
简单来说,就是觉得政府太臃肿,得减减肥。至于高市早苗,她可是“安倍经济学”的死忠粉,信得过花钱刺激经济的那一套。
高市认为应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手段,觉得让经济发展是日本最重要的目标,打算制定计划,让日本的经济规模在十年内翻一番。具体来说,就是减少油价税、提供水电补贴、减免家庭税……反正就是往外花钱,刺激经济。
据政府消息人士向路透社泄露的消息,高市打算推出的支出方案规模将比前首相石破茂在2024年提出的13.9万亿日元(大约6800亿元人民币)还要大。
日本政府债务已经飙升到GDP的260%以上,达到了发达国家最高水平。在这种状况下,若再大幅度增加开支,维新会愿意答应吗?
日本维新会联席主席在10月16日的电视采访中直言不讳地说:“我跟高市都觉得,日本不能搞不顾后果的花费策略。”虽然语气挺客气,但话里的意思很明白,不管你想大手笔花钱,门都没有。
之前维新会提出“暂时暂停食品消费税”的建议,但因为自民党一句“这会让长期财政压力变大”,所以就搁置了。
看来,两边在经济策略上的不同观点可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
10月20号,高市和维新会的党首吉村洋文在国会一起签了个成立联合政府的协议书,不过维新会会采取阁外合作的方式,也就是信任供给的合作模式,与自民党联手执政,派不出党员担任阁员。
这个安排挺有趣的,说白了就是维新会会帮你投票支持,但自己不进去内阁,保持着“随时可以走人”的那份距离。
日本媒体分析,这个动作给维新会留下了“随时抽身”的可能,一旦两个党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执政联盟很可能会崩盘。
野村综合研究所的经济学家直言不讳:维新会强调的“轻政府”理念跟高市提倡的扩张性政策形成鲜明对比,合作联盟有望减轻高市的政策冲动,推动实现更均衡的经济策略。
换句话说,维新会就是被请来充当那个制衡的角色。
货币政策分歧加息还是不加息,这是个问题
要是财政政策上的分歧还能靠谈判来调和的话,那么货币政策上的分歧就更棘手了。
高市在政治权力和安倍晋三关系挺密切,也被看作“安倍经济学”的传人。她曾经把央行加息比作“愚蠢的主意”,这体现出她立场的鲜明态度。
不过实情是,从2024年开始,日本央行已经悄悄迈出了逐步加息的步伐。
其实,日本央行早在今年一月就把政策利率调到了大概0.5%,这是自2008年以来的最高点。原因嘛,很明显:通胀率已经超过了2%的目标,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自2024年起已经贬值超过8%,这让能源、食品这些进口商品的价格飞涨,民众的荷包也越来越紧。
维新会在竞选时特意强调,等到经济稳定下来之后,会推动中央银行将非常规的刺激措施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
这个立场虽然算不上激烈,但方向挺明确,就是支持央行逐步退出超宽松政策。这和高市的想法可真是南辕北辙,差得远。
花旗银行驻东京的首席外汇策略师提醒得挺有道理:如果高市对央行施加政治压力,不让加息的话,日元就会继续走弱,进口物价涨得更厉害,结果可能让民众的支持率掉下来,这对他来说可是个挺冒险的赌局。
说到底,要是高是真想逼央行别再加息,也得心里打个算盘,考虑一下民众的反应。
更要紧的是,日本央行前副行长提到,虽然2025年央行加息会遇到一时的压力,但只要通胀目标的前景变得更乐观,加息的步伐还是会继续走下去。
换句话说,央行有自己的考虑,不会全盘听从首相的指挥。
再者,自民党内部也有人把关。比如,前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被任命为党副主席,他一直坚持“守住财政纪律”,这会在党内对过度开支起到制约作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日本财政部官员坦言:“如果维新会能在财政纪律方面对高市起到制衡作用,对日本长远的财政状况肯定有好处。”
说到底,这个高市首相虽然登上了位置,可是他的手脚被绑得死死的。
想回到当年安倍经济学那种大规模放水的招数,恐怕不是轻松就能办到的。
眼下日本的经济正走在十字路口,这“花架子”联盟到底还能坚持多久,可真不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