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P航空发动机订单破纪录!忒贵了超过中国C919整机售价四分之一

你可能没算过这笔账:一架中国C919大型客机的全机售价大概6.5亿元人民币,而为它配套的LEAP航空发动机,单台就得花掉大约1.7亿元左右。

这还只是单台的价格,一架飞机上得装两台,光是发动机的花销就占了整架飞机的四分之一多一点!

更让人觉得惊讶的是,这个“贵得离谱”的发动机最近居然还迎来了订单的高峰,通用电气航空航天刚刚公布,LEAP发动机的交付数量比去年同期多了40%,直接刷新了纪录。

为什么这么贵的“心脏”还能让航空公司抢着要?通用电气这些公司又凭什么敢集体上调全年预期?今天咱就唠唠这个事儿。

咱们就从通用电气航空航天的财报说起吧,这家公司最近可算是放出了个真不错的好消息。之前说今年全年调整后的收入增长大概在“中十几岁”,结果现在直接说是“高十几岁”。

自由现金流也跟着走强,从原本预期的65亿美元往上调到了69亿美元,如今又提升到71亿到73亿美元这范围内。

单单第三季度,他们的经调整后的营收就达到了113.1亿美元,比华尔街之前预计的104.1亿美元高出了差不多9亿美元,难怪今年到目前为止,通用电气的股价已经涨了80%以上,市场用实实在在的资金表达了信任。

这波上涨的背后,除了国防业务的带动之外,最主要的还是LEAP发动机的火爆表现。通用电气自己说,第三季度国防方面的交付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3%,而LEAP发动机的交付量更是创下了新纪录,去年同比增加了40%。

别小看这款发动机,它可不是随便装到哪架飞机上去的。无论是波音737Max,还是空客A321neo,这两个机型可是目前全球航空公司抢破头的热销款。

这两年航空行业渐渐回暖,航空公司得赶紧补上之前的订单空缺,对这些主流机型的需求也随之增加,LEAP发动机自然就变成了大家争相追逐的热门货。

不过说到底,这发动机价可真不低,就像刚开始算的那样,C919整个售价是6.5亿,单台大概1.7亿,这一台就占了四分之一还多,两台加起来差不多快到一半了。

这个价位放在哪儿都挺高的,要知道,有些小型客机的整机价格可能还比不过它呢。

不过航空公司愿意出这个钱,实际上算是长远的投资,LEAP发动机比旧款节省大概15%的燃料,一整年飞下来,光油钱就能省下不少。

再说,它的稳定性也不错,能把维修停机的时间压缩到最少,对航空公司而言,时间就是金钱,这点真是太关键了。

现在C919用的可是LEAP发动机,这也是它成本里面占很大一块的头,咱们不是还有国产的长江1000A发动机吗?

之前听说这个东西也开始测试了,要是将来能走向成熟大规模生产,C919不单单是能减少对进口发动机的依赖,整机的造价,说不定还能给压低点。

到那个时候,甭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舞台,C919的竞争实力肯定会再往前迈一大步。

毕竟,现在全世界的航空市场主要还被波音和空客占领,要想我们的大飞机能分一块蛋糕,关键核心零件得自己掌控,特别是发动机,这可是最重要的一环。

不仅仅是通用电气,同行的RTX这些公司也没放松,他们的财报里也有不少亮点。RTX最近把全年调整后每股盈利预期,从5.80美元提高到5.95美元,还提到可能达到6.10到6.20美元。

销售额的预期也有所提升,从847.5亿美元调到855亿美元,现在又上调到865亿到870亿美元。

RTX的CEO克里斯·卡利奥倒是真话实说,他坦言公司现在主要盯着那2510亿美元的积压订单,一边努力提高产能、赶上项目进度,一边还在投资新一代产品和服务,就是怕被客户的需求甩到后面。

不过RTX之前也碰到不少麻烦事,今年7月的时候,他们还估算关税可能会带来5亿美元的损失,还因此把业绩预期往下调了。

现在能够把预期调高,说明他们挺过了关税和宏观经济的双重压力,其实这也不是个别现象,整个行业都在应对经济不稳定带来的考验。

不过需求还在,只要能够保证生产线正常运转,跟得上节奏,把压力变成动力其实也不难。RTX的产品类型挺多的,除了发动机之外,还有商用飞机里的客舱内饰啊什么的,业务覆盖挺广,抗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强。

他们的CEO凯西·沃登在财报里提到啊,看到现在的业绩,再加上对下半年有信心,才敢再次提升预期。这还特别强调公司一直在改善应对客户紧急需求的能力,这话听着就挺有底气的。

说到洛克希德·马丁,这家公司是周二上午最后公布财报的,但表现一点也不逊色。

洛克希德·马丁的CEO吉姆·泰克莱特直言不讳地提到,现在美国以及全球的客户需求都“空前”多,为了应对这个局面,公司正“力度”提升各个部门的生产速度。

他还说,咱们公司正投入资金开发新型数字技术和实体生产能力,为了满足美国和盟友们的首要国防需求,还跟不少技术合作伙伴联手合作,不论对方规模大还是小,只要能帮上忙,大家一起干。

泰克莱特还特意提到“金色穹顶”这个项目,说这个一开工就会变成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总投资大约1750亿美元,明年的国防预算里已经划出250亿美元的启动资金,这可是个真靠谱的大项目。

实际上,这几家企业能集体调高预期、业绩也越来越亮,跟美国国防开支的增长有很大关系。拜登-哈里斯政府为2024财年向国防部申请的预算是8420亿美元,比2022财年多出了1000亿美元。

2025年的预算请求是8498亿美元,重点放在应对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家带来的威胁上,国防需求上升了。这些从事航空航天和国防装备的企业,顺理成章就能接到更多订单,业绩自然也有了支撑。

不过,国会最后拨款可能不会完全跟申请的数字一致,但大体上增加国防支出的这个方向,是铁了心的,不会变。

说到LEAP发动机和C919嘛,现如今这架飞机还得靠进口的LEAP来驱动,确实让它的成本压力挺大,压力不小。

不过呢,大家也别太着急,咱们国产的长江1000A发动机一直在稳步推进研发,之前已经搞定了装机测试,要是以后能成熟量产,那C919就真能实现核心部件的自主可控,这样一来,不光能减少对进口发动机的依赖,整飞机的成本控制也会更加灵活实惠。

到时候,C919在国际舞台上跟波音、空客一较高下,底气会更足,说不定还能占得一席之地,开拓出更大的市场份额。

这么一分析,你就明白为什么LEAP发动机定价高但订单依然爆炸式增长,技术水平杠杠的,不仅能帮航空公司节省油耗,还能省时间,性能真是杠杠的。

适合的机型都是目前挺火的款式,航空业复苏带来的需求缺口就挺大;再说了,美国国防预算增多,也带动了整个航空航天行业的市场需求,这几个因素加在一块,LEAP想不火都难。

虽然它的单台价格超过C919整机的四分之一,感觉挺心疼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反映出航空发动机这个“高端尖货”领域,技术门槛很高,利润空间也更大。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人,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主动位置。

其实也不用太羡慕别人,C919的脚步稳扎稳打,从第一次试飞到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再到现在订单不断增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国产发动机虽然还在赶超的路上,但步伐挺坚实,未来只要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总有一天能追上国际领先水平。

那时候,无论是航空发动机还是大客机,咱们都能掌握自主的关键技术,不再得仰人鼻息。

眼下整个航空行业正逐步走出低谷,需求也在不断上升。不论是像 LEAP 这样的进口技术阵营,还是以 C919 为象征的国内力量,未来都蕴藏着不少机遇。这市场格局,说不定还能出现新变化,咱们拭目以待,看后头会带来多么精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