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说一句实话哈,这年头能让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成“文明好司机”,还能被公证处专门抽名额、发油卡、送洗牙卡,甚至美食大礼包,还得专程写个得奖名单,忙活半天,这阵仗搁谁也得打个问号:这是司机们的年度幸运抽奖?还是一场专门为贵州旅游添彩的舆论秀?文明服务和大奖励中间,究竟哪里才是硬核本质?你瞅着这名单,是不是也跟我一样,嘴角微微上扬,心里头闪过一丝大写的“问号脸”?
话说回来,自打“文明100天·美丽100分”这活动高调启动,大伙朋友圈都快被各种转发刷屏了。贵阳号称打造世界级旅游胜地,其实这事咱早就听过,比如当年某某地要变成“东方瑞士”,后来还不是灰头土脸。说来贵阳这回是玩真的,专门挑旅游旺季,领导坐镇,公安、交通、执法队一起上阵——场面可谓壮观,这背后的小九九嘛,就不能只看表面那点赞统计,得透过现象看门道。
这“百日专项行动”听着掷地有声,细掰开说,其实主要就是拿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开刀,提高服务水准呗。可仔细想想,文明这玩意儿真靠百天能练出来吗?还是靠平时的点滴?试想:大夏天,不少哥们姐们钻进小车厢,一得空儿就摸摸方向盘,刷刷手机,这种场景下保持零违规,零事故,零客运违法,还得零投诉,搞10天一轮,说白了,难度不说地狱级,也是王者路上飘点汗。
但你要说这奖励丰富不?还真挺爽:438块钱的礼包,有加油卡、洗牙卡、矿泉水、杯子一堆,堆头不小。对于司机师傅们来说,尤其是靠双手养家糊口的,油卡比空头表扬实在多了。比起“文明司机”这六个字贴在人行道上,这杯矿泉水喝到嘴里,那才叫舒坦。但奖励归奖励,这路上奔波的人,最盼的还不是分几包油水,而是真正有人看到自己的辛苦和不容易。
网约车、出租车司机这群体,说白了,在大家眼里既熟悉又疏远。熟是因为每个人出门都得打个车,不管你是加班狗、夜归人还是异乡游子,陌生城市里的安全感有时全靠司机那一张和善的笑脸。可是彼此间的隔阂也深,几句客套话过后,该给差评的还会毫不留情。以前也听说过“师傅跟乘客起了口角”、“乘客逃单拍屁股走人”,一旦闹到网络上,很快会盖棺论定这个群体是不是“服务差”,是不是“素质低”。但说实话,这事儿多半也难有真正的黑白。
有人会说:“这都是行业规范,不给好评就该整改!”可真要落到细节,谁不累呢?师傅们奔波一天,挣得是辛苦钱,有新司机忙着导航老路线、有老司机还要挤时间陪孩子;乘客想要文明服务,可有时自己脾气不是也就那么回事?既要规范行业,又要呵护那点温情,其实比开一辆好车难多了。咱承认,奖励确实能推一把、拉一手,但真要做到全体文明,恐怕不能一砸钱、一抽奖就解决,不然网上早就乌托邦了。
这次名单名单,主打一个透明:有公证处现场见证,官方数据背书,大伙吃个定心丸。不过话也别说满了,名单虽全,真正上榜的也只是冰山一角。100名幸运司机,20名点赞大佬,这数量搁全贵阳多少个日夜里,着实是“沙里淘金”。那些天天任劳任怨、未必运气那么爆棚的驾驶员呢?没上名单就不文明?还是说这奖项更像一种象征意义,号召更多人向他们看齐?
而且你看服务评价环节,“一码游贵州”平台特意加送美食礼包,点赞高才能拿。说句公道话,送礼包肯定有人欢喜,当然,这套玩法对司机来说大致等于考核般的压力山大。这年头,一份服务没给个五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现代人。可点赞和真实体验之间,隔着一座山。你说,让游客一边享受舌尖上的贵州,一边还要盯着评价分数涨跌,这文明服务搞得还有点互联网味道了,不知不觉,司机师傅也快成为“流量打工人”了。
咱说点题外话,每次搞完名单公示,平台热线、领奖方式、领取地点这些细节,热闹归热闹。可有没想过,那些不懂网络、不怎么刷平台的老一派司机,他们能不能顺利领奖?还是让各路熟手第一时间扫号占坑、白白浪费名额?其实很多行业活动,表面包容,底下千差万别。这就跟咱日常工作里拼KPI一样,拼到最后,剩下几个人乐呵,更多的却连门槛在哪都没摸着。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忍不住要拍桌子反驳:“有奖励总比没奖励好!还挑啥?”这话没错,奖赏和鼓励永远是正能量,不过城市的文明、风气的培养光靠抽象的名额和奔走领奖未免有点单薄。没有完善的行业薪酬,没有司机权益长效保障,这样的文明柔性激励,很可能也就是一阵风。等风头一过,服务水准能不能维持?外地游客还靠不靠谱地打车?这些问题,很少有人真正追踪。
其实每当咱做乘客,总有些发自内心的自省:给了差评是不是太苛刻?遇上老好人是不是记得多说两个谢谢?而作为司机,面对五花八门的客人,有没人时刻提醒自己“文明服务”,有没有长期坚持的动力?这恐怕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贵阳搞这么大规模的奖励,其实更像是打一场漂亮的“体验提升仗”:一来面向外界塑形象,二来也给行业打个强心针。可话说回来,这针扎得再多,最终还是希望有一天,没人需要奖才能做到文明,大家见面都像熟人一样友善——那才是真的进步吧。
话又说回,类似活动不止贵阳一城,全国各地都在玩。有抽“好司机”的,也有办“优秀服务员”的,奖品五花八门——从油卡、水杯到纪念币、毛巾,名堂不少。套路虽老,但人心永远都能共鸣。毕竟文明,也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可有效持久的机制、行业保障才是让文明行为开枝散叶的土壤。活动结束了,奖发完了,希望那些零投诉、零违规的司机们不会因为没赶上名单就灰心。服务这事,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
最后忍不住冒个泡:你坐车时遇见的那些“文明司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如果你是司机,这种抽奖真的能点燃你服务的热情吗?留言聊聊呗,说不定下次幸运儿就是你我身边的司机大哥!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