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加沙困局:进退维谷的战争泥潭

2025年8月,以色列在加沙地带陷入前所未有的战略僵局。尽管以军已控制加沙约75%区域,但总理内塔尼亚胡推动的“全面占领计划”正遭遇内外部双重阻力,暴露出以色列在加沙问题上的深层困境。

军事目标与现实落差以色列发动加沙战争的三大目标——解救人质、消灭哈马斯、消除安全威胁——均未实现。据加沙卫生部门统计,本轮冲突已致超6万人死亡,哈马斯虽遭重创但组织架构仍在,其控制的存活人质仅剩20人左右。更棘手的是,以军每推进一公里都需付出高昂代价:预备役部队因长期征召出现厌战情绪,前线士兵坦言“不知道为何而战”。

国际压力与国内撕裂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相继承认巴勒斯坦国,沙特主导的“两国方案”国际会议获得40国支持,以色列外交空间被持续压缩。国内方面,19名前军情高官联名警告政府“拖延战争损害国家安全”,600名安全官员呼吁美国施压停火。内塔尼亚胡罢免总检察长的举动,更引发司法与行政系统的公开对峙。

占领困境与治理真空即便以军实现全面占领,历史经验表明其难以长期控制加沙。1967-2005年以色列曾占领加沙38年,但反占领斗争从未停歇,哈马斯正是这一时期崛起的产物。如今,加沙200万居民的安置、重建资金缺口、治理体系重构等问题,均无可行方案。联合国警告,全面占领将使加沙沦为“殖民地式飞地”,彻底扼杀“两国方案”前景。

当战争无法实现政治目标,占领又陷入治理悖论,以色列正站在十字路口:是继续军事冒险,还是接受巴勒斯坦建国现实?答案将决定中东未来十年的和平走向。

#热点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