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于11月4日成功举办以“车驰天下,材赋未来”为主题的产业投资促进大会。此次大会不仅是深汕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更是其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区域发展新路径、服务深圳“20+8”产业集群战略的生动实践。大会集中签约了7个智能网联汽车项目,并迎来4个电子化学品产业项目入驻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标志着深汕在产业协同发展与关键材料自主保障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深圳肩负改革使命、全面主导建设管理的新兴城区,深汕特别合作区正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速构建“一主三辅”现代化产业格局——即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核心主导,以新型储能、高性能材料、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为重要支撑。这一布局旨在通过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协同并进,全力将深汕打造成为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的核心承载区,为区域协调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深汕模式”。
本次大会聚焦“车”与“材”两大主线,着力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凸显了深汕在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现代产业体系方面的战略眼光。会上正式发布的《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总体规划》,是深汕深化改革、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举措。该园区自2023年9月授牌、计划于2024年12月启动建设,是深圳首家、华南地区唯一的高端电子化学品专业园区。园区创新性地构建了“5+3+X”产业体系,重点突破光刻胶、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等五类关键半导体材料,以及电解液原材料、高性能树脂等三类化工新材料,并前瞻布局多项前沿新材料。通过周边同步规划复合材料产业园,形成“双园联动、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旨在为深圳市乃至大湾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坚实的关键材料支撑,破解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难题。
在大会签约环节,4个涵盖湿电子化学品、抛光液、生物基电子化学品等领域的优质项目正式落户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这批项目的入驻,不仅将迅速壮大园区产业规模,更将通过上下游集聚效应,强化产业链协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轻量化、绿色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长盛科技携手5家上下游企业签署合作协议,初步构建起以高性能碳纤维为特色的紧密协同产业集群,展现了深汕通过机制创新吸引和培育高端化工与新材料产业竞争力的显著成效。
改革创新,效率为先。就在大会前夕,深汕高端电子化学品产业园已按下建设“快进键”,4个产业项目、3个公辅配套项目集中动工,2个配套项目同步入园。该园区以建设“深圳市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核心区”和“国内电子化学品园区标杆基地”为目标,已率先成立区化工园管理中心和深圳高端化工园运营公司,致力于通过现代化的生产管理体系和智慧化的园区建设,构建“特色鲜明、主业突出、链条清晰、竞争力一流”的产业体系,打造“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创新示范基地与高端产业集群,为全国专业化园区运营管理提供新范式。
在巩固和延伸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深汕再结硕果。本次大会上集中签约的7个智能网联汽车项目,覆盖绿色循环、核心部件、研发基建等多个维度,进一步完善了产业生态,是“强链补链”行动的又一创新成果。大会首次亮相的“深汕重卡超充示范带”,聚焦四大闭环运输场景,创新性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重卡充电网络建设。云智新能源、华润电力、智集电投三家企业现场签约启动示范场站建设,此举将有力推动深汕迈向“零碳物流”,探索交通运输领域绿色转型的新模式。同时,随着小漠港区汽车滚装航线的增加和保税LNG加注项目的加快推进,深汕正逐步构建起“整车+零部件+出口”的完整产业链条,并为深圳打造亚洲船舶燃料加注中心提供重要支撑,展现了陆海联动、改革协同的系统性思维。
此外,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与中交疏浚集团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是深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利用滨海资源禀赋的又一例证。双方将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开发、海洋经济发展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区域综合开发运营的新机制、新路径。
本次产业投资促进大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深汕特别合作区以改革创新为牵引,聚焦实体经济,强化产业协同,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中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坚定决心与强大行动力,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富有启示的深汕实践。(立东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