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这样的军事演习吗?等人家都走了,才开始“模拟攻击”。
这事儿听起来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可偏偏就真实发生了。六月份中国“辽宁”舰和“山东”舰在西太平洋搞了个双航母训练,日本那边坐不住了,赶紧安排自家的F-2战机也来凑热闹。
问题是,人家航母都走远了,日本才开始练“打航母”。
这波操作真的很迷
事情是这样的。根据日本《读卖新闻》自己爆料,今年6月,日本航空自卫队在冲绳附近搞了个“针对航母的攻击演习”。听起来挺唬人的,仔细一看,嘿,问题大了。
演习地点选在钓鱼岛以北、冲绳本岛以西的东海上,日本人说这是“辽宁”舰曾经航行过的区域。注意这个“曾经”二字,意思就是说,人家早就不在那儿了。
更搞笑的是,日本政府的消息人士还特别强调,演练实施的时候,“辽宁”舰此前已经驶离该处,进入东海海域了。
这不就是对着空气挥拳吗?就好比你跟人吵架,等人家走了半天,你才在原地大喊“有本事别走啊”。
F-2战机,听起来很厉害?
日本空自这次出动的是F-2型战斗机,这玩意儿说起来还有点来头。当年日本想搞自己的攻击战斗机,可自己又搞不定机体设计,只能厚着脸皮求美国帮忙。
美国人精明着呢,自己的F-15E打击战斗机那是绝对不可能给日本的,最后只能让日本拿着类似F-16的构型来改。就这样,F-2战斗机就诞生了——长得像F-16,但主要任务是对地对海打击。
从纸面数据看,F-2单机最多能挂载4枚ASM-1/2反舰导弹,还能挂2枚据说今年才服役的ASM-3A超音速反舰导弹。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可是啊,这些武器的实际水平嘛…说出来真的有点寒碜。
武器装备大揭秘:真的很尴尬
咱们先说说ASM-1反舰导弹。这玩意儿的外形跟我们的YJ-8差不多,听起来还行。可问题来了,这导弹用的是固体火箭发动机,末段速度慢得跟蜗牛似的,射程只有不到60千米。
你想想,现在都2025年了,拿着射程60公里的导弹去打航母?这不是开玩笑吗?咱们同类的装备射程早就过200公里了,人家这个连给我们挠痒痒都不够格。
再看看升级版的ASM-2反舰导弹。这个比ASM-1稍微好点,改用了涡轮喷气发动机,射程增加到150千米,还换了红外热成像导引头。听起来像那么回事,但也就达到了美国鱼叉反舰导弹早期型号的水平。
说白了,在现代航母面前,这些武器就像是用弹弓打坦克。
超音速导弹:画饼充饥的希望
日本人也知道自己的装备不行,所以一直在搞ASM-3A超音速反舰导弹。这个确实听起来不错:发射重量900千克,长度6米左右,最大飞行速度超过3马赫,射程号称400千米左右。
听起来很牛逼对吧?问题是,这玩意儿到现在还没量产呢!
日本从2018年开始搞ASM-3,结果搞出来发现性能达不到要求,又说要搞改进版ASM-3A,说是2025年能搞定。现在都2025年了,也没见日本空自把它列入装备计划。
你说这效率,真的是急死个人。
而且就算真的搞出来了,也就是达到我们空射型YJ-12的水平,可我们的同类装备都快淘汰了。这就好比人家都开上电动汽车了,你还在那儿研究怎么造蒸汽机。
网友热议:这演习到底图啥?
这事儿一出来,网上可炸了锅。有网友直接吐槽:“等人家走了才开始练,这是啥操作?是怕真遇上了不好意思吗?”
还有人调侃说:“这就像是等老师走了才敢在课堂上大声说话的小学生。”
更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用150公里射程的导弹打航母?人家防空导弹的射程都比你这个远。”
说真的,现代航母作战群的防御能力可不是闹着玩的。各种防空导弹、近防炮、电子干扰设备,层层叠叠的防护网,你拿着这点家伙什想要威胁人家?
专家怎么看:差距有点大
军事专家们对这事儿的看法基本一致:日本这次演习更多的是政治秀,实际军事意义不大。
有专家直言不讳地说:“现在对航母编队的有效打击已经成为大国专属能力了。小国想用这点资源来威胁航母,基本上就是痴人说梦。”
航母的防御能力越来越强,攻击的门槛也越来越高。现在想要对航母造成实质威胁,需要的是体系化的打击能力,不是靠几架战机几枚导弹就能搞定的。
更何况,人家演习的时机选择也很说明问题。等目标都离开了才开始“模拟攻击”,这能说明什么实际作战能力?
技术差距:现实很骨感
咱们客观地分析一下技术差距。中国的反舰导弹技术这些年发展很快,射程、精度、突防能力都有了质的提升。而日本的反舰武器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水平上。
这就好比一个还在用诺基亚的人,对着用最新iPhone的人说“我也有手机”。技术上确实不是一个层次的。
而且最关键的是,现代海战已经不是单纯的装备对装备了,而是体系对体系的较量。侦察、指挥、控制、打击、防护,每一个环节都得跟得上,缺一不可。
背后的真实意图
说到底,日本这次演习的真实意图其实挺明显的。就是想表个态,刷个存在感,让外界知道“我也在关注,我也有准备”。
从时间点选择上就能看出来,正好卡在中国双航母训练的时候搞这么一出,明摆着就是想蹭热度、搞对抗。
可问题是,光有态度没有实力,这不就是虚张声势吗?
网络讨论:观点各异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网友们对这事儿的讨论也是五花八门。
有人觉得日本这是“色厉内荏”,外强中干;也有人认为这是“明知不敌也要表态”,算是一种政治姿态。
不过大部分网友都对日本的技术水平表示质疑。有人调侃说:“这就像是拿着水枪去打消防车,勇气可嘉,效果堪忧。”
地区影响:安全格局的变化
虽然这次演习的实际军事意义不大,但对地区安全格局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它反映出地区军事竞争在加剧,各方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日本虽然在高端军事技术上有短板,但作为地区重要力量,它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外界关注。这种“象征性”的军事行动,往往比实际的军事能力更容易引起连锁反应。
现实思考:小国的军事焦虑
从更深层次看,这件事反映出小国在面对大国军事能力时的焦虑心态。明知道技术差距很大,但又不甘心完全被边缘化,所以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刷存在感。
这就像是学校里的小个子学生,明知道打不过大个子,但还是要在背后做做手势,表示“我也不是好惹的”。
可现实就是现实,技术差距不会因为做几个手势就缩小。
现在的海上军事竞争,已经不是二战时期那种“勇气可以弥补装备差距”的时代了。没有技术就没有话语权,这是铁的事实。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一个感受:这波操作真的让人哭笑不得。明明知道实力不够,还要硬着头皮上,结果搞出这么个“追着空气练打拳”的笑话来。
你们觉得呢?日本这次演习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是真的以为这样就能威胁到现代航母,还是纯粹就是做给外界看的政治秀?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看法,看看大家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