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置业巨亏背后:营收大降六成,地产新星还能否逆风翻盘?

一份最新的财报出炉,南国置业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三季度仅实现了1.94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大幅下滑61.26%;同时,还录得归属股东净亏损达4.12亿元。这个昔日的地产界“新星”,似乎正在光芒散尽,让人不禁发问:这到底是大环境的锅,还是企业自己没守住盘子?

先来说说宏观背景,这几年地产行业可谓风云突变,政策持续收紧,市场从过热到冷静并逐渐迈向“内卷”时代。买房的人变少了,楼市也变得越来越谨慎。很多房企从野蛮增长到见招拆招,南国置业这种中小房企受到冲击在所难免。然而,61.26%的营收减少和高达4.12亿元的巨额亏损,这数据怎么着也过于“刺眼”了吧?

其实,每次看到类似的报告,吃瓜群众第一反应总是调侃:是不是某些大佬该换豪车变卖几套房了?但仔细琢磨,这背后的症结可绝不只是表面的亏损那么简单。房地产业过去两年的政策调整,确实在倒逼着整个行业重新进行洗牌,哐的一下关上房地产财源滚滚的门,而南国置业显然还没有完全找到下一扇窗。

翻看南国置业曾经的高光时刻,手握商业地产这张好牌,土储也不浅。但是如今囿于市场走势低迷,投资者远离,南国置业的短板就逐渐显现——它似乎缺乏按需快速转型的敏捷力。时代最不缺的是变化,若是在风云变幻里坚持抱残守缺,只会被大浪拍在沙滩上。尤其面对“存量时代”,靠一招“商业地产”显然不够解渴。

当然了,这种现象在地产圈已经不算稀奇,从恒大的风暴到碧桂园的值夜茶叙,大佬们接连因资金链问题乌云盖顶,中小房企们又能好到哪去呢?只不过,难过归难,靠盲目转型、甩锅大环境只会把路越堵越窄。当下房地产企业需要的,是创新与韧性,就像滴水岩石的黑科技,或者试图抢占绿建与可持续发展这一新高地的赛菲尔们。难度不小,但生活从不亏待有勇气的人。

话说回来,南国置业的未来仿佛暗淡,亏损也许会制约转型,但这不代表老故事写不出新篇章。老板拿马尔代夫房产做抵押,不算最后一根稻草希望?企业吸取教训,逐步压缩非盈利项目,调整战略专注创新,大胆“试错”可能才是唯一的选择。

这盘棋已经进入紧要关头了,南国置业到底能不能杀出阴霾再见辉煌?不过,有时人爱问自己,那些年热衷于一辣子猛堆地,高喊“地产永生”的房企们,他们心里是不是从没想过,这条路也会有尽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