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有时候就是一场大型的黑色幽默剧,你永远不知道编剧下一秒会给你塞什么狗血设定。就比如,一个号称全球灯塔的国家,其政府能因为内部扯皮直接“部分停摆”,跟小区门口因为停车费谈不拢而罢工的保安大爷,在行为艺术上达到了惊人的一致。
更魔幻的是,这帮人吵归吵,班可以不上,但有一件事,就算把已经回家躺平的员工从被窝里薅出来,也得给我干完。什么事?就是发布最新的通胀数据。
你猜怎么着?这份本该10月中旬就和大家见面的9月通胀报告,硬是拖到了月底才发布。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紧急召回“休假”员工,连夜加班,就是为了把这份数据给算出来。同期,什么就业报告之类的,还在无限期暂停中。
这操作说明什么?说明在资本主义的心脏里,其他都是花里胡哨的装饰,只有通胀数据,是维系整个系统运转的心跳。它就像一份体检报告,有的人P得跟写真一样,但肝上的阴影是藏不住的。美联储加不加息,华尔街的奖金发多少,甚至连大爷大妈们的社保金明年涨几毛,都指着这份报告上的数字。它的优先级,就是天字第一号。
那么,这张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体检报告,到底写了些啥?
简单来说,病没好利索,但也没直接进ICU。
9月份的整体通胀,环比涨了0.3%,年化下来还在3.0%的高位趴着。把上蹿下跳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去掉,那个所谓的核心通胀,年化也是3.0%,月率0.2%。
两个都是3.0%,这就有意思了。这说明物价上涨已经不是某个渣男的个人行为了,而是形成了团伙作案。以前你还能甩锅给中东老铁不给力,导致油价起飞。现在核心通胀也这么顽固,说明涨价这事儿已经跟病毒一样,渗透到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你早上啃的汉堡,到你晚上住的房子,都在持续性地给你放血。
要说这次谁是明面上的最大推手,那汽油必须第一个站出来,昂首挺胸地表示:这锅我背了。一个月暴涨4.1%,凭一己之力就把整个能源价格给拉高了1.5%。每次你去加油站,看着那个跳动的数字,都像是在给你做一次小型的心脏电击。
但除了汽油这个在明面上咋咋呼呼的显眼包,背后还有一个阴魂不散的隐藏BOSS——关税。
这事儿就有意思了,属于是自己给自己下毒。从2025年(原文为2025,应为笔误,根据上下文理解为近年)以来,美国对着一堆进口商品哐哐加关税,本意是想保护自家小弟,顺便给对手一记闷拳。但商战这玩意儿,就是一场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拳头硬,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时候给他一记闷拳。结果现在发现,这记闷拳打出去,震得自己胳膊发麻。
耶鲁大学好几个研究都指出来了,这些关税成本,最后必然、肯定、确定会转移到消费者头上。无非是时间问题。有机构估摸着,关税至少给美国整体物价贡献了0.4个百分点。现在很多企业还在靠着库存硬顶,假装自己很仗义,不涨价。但这就像憋着一口气,迟早要喘的。关税就是一个持续性的人为通胀源头,慢性病,要不了命,但让你浑身难受。
好了,体检报告看完了,结论是“亚健康,建议定期复查”。现在压力来到了主治医生——美联储这边。
拿着这份“不好不坏”的报告,美联储头都大了。
数据难看吗?难看。3.0%的通胀,离2%的目标还差着一个珠穆朗玛峰的身位。
彻底崩了吗?没有。环比增速在放缓,说明之前的猛药(加息)还是有点用的,至少没让病人当场去世。
这叫什么?这叫靴子落地,利空出尽是利好。只要我死的姿势不够难看,我就还能再抢救一下。
于是,市场上最骚的操作就来了。一群人开始欢呼,觉得美联储的“降息窗口”来了。他们的逻辑是:既然经济没有过热到要爆炸,通胀也没有继续恶化,那是不是可以松松油门,甚至考虑踩一脚刹车(降息),让大家喘口气?
华尔街那帮人精,就指望着美联储来一波神操作,让他们继续奏乐继续舞。市场就盼着美联储把降息的糖直接【喂到嘴里】,让他们可以继续玩钱生钱的游戏。这种期待,本质上就是一种基于信仰的【瞎积薄发】。
但美联储真的敢吗?
这时候喊降息,不是在风口起飞,是想在火山口旁边烤串。看着挺香,但一阵妖风过来,一不小心就不是起飞,是变成一个熟人。
通胀的粘性有多强,美联储心里比谁都清楚。现在这个3.0%,就像一堆看着快要熄灭的炭火,你以为安全了,上去踩一脚,结果里面还是滚烫的。万一现在降息,市场一嗨,需求再起来,叠加上未来几个月说不准的能源价格和房租反弹,那通胀“二次起飞”不是梦。到那时候,美联储的脸往哪儿搁?公信力还要不要了?
所以美联储敢降息吗?不敢。能继续猛加息吗?好像也不行,经济已经有点哆嗦了。这叫什么?这就叫卡bug了,官方术语叫“走钢丝”,民间叫法是“装死”。
你看,整个事情就这么拧巴。
政府因为内斗,搞出停摆的闹剧,像个行为失控的巨婴。
经济数据本身,不好不坏,不上不下,像个躺在床上思考人生的咸鱼。
市场呢,永远活在梦里,不管现实多骨感,总能脑补出自己想要的那个丰满结局,天天盼着放水。
而美联储,作为唯一的“成年人”,被架在火上烤,手里拿着可能引爆一切的按钮,假装自己一点都不慌。
这场在政府停摆背景下出炉的通胀大戏,扒光了看,其实就是一场各方利益的混乱博弈。没有人是真正的赢家,除了少数在混乱中投机的资本,以及那些卖石油的。而代价,最终还是由每一个在加油站倒吸一口凉气、在超市看着价签摇头的普通人,默默承受了。
至于未来,别问,问就是“数据依赖”,问就是“保持耐心”,问就是“走一步看一步”。翻译过来就是:别催,再催我死给你看。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