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一口气电磁弹射三连发,中国这波操作直接反超美国,西太局势彻底变了天

9月22号那天,我刷手机突然看到海军发的视频,一下子愣住了。

歼-35隐身舰载机飞起来了。

歼-15T也弹射了。

连空警-600预警机都上了福建舰,稳稳当当着舰。

三架不同型号的飞机,全靠电磁弹射起飞,又全拦阻成功。

我当时就坐在沙发上,一口水差点喷出来。

不是说好还得等几年吗?怎么直接把“大招”全放出来了?

美国那边反应挺快,“战区”网站直接写了个词:shocking。

他们说福建舰不光能用,战斗力还强得离谱。

英国《经济学人》更狠,说中国打破了美国独占的技术门槛,成了全球第一个用电磁弹射打隐形战机的国家。

这话听着提气,但我也明白,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早几年谁不知道福特号航母吹得多厉害,电磁弹射多先进。

结果呢?故障不断,修都修不过来。

咱们福建舰呢?常规动力,没靠核堆,硬是把这套系统跑通了。

说实话,那一刻我心里有点酸。

我爸那会儿看军舰,只能对着外网图片琢磨,现在轮到我们这代人,亲眼看着自家航母把关键技术全拿下。

福建舰这电磁弹射,真不是简单的“能弹出去就行”。

它能让飞机满油满弹起飞。

什么叫满油?就是飞得远。

什么叫满弹?就是打得狠。

以前舰载机为了减重,油不能加满,导弹也不敢带齐,等于上场就自缚双手。

现在不一样了,想带多少带多少,作战半径直接往外推。

更关键的是,空警-600这种大型预警机也能弹出去了。

你别小看这一步,预警机一上天,整个舰队的眼睛就亮了。

我记得2022年印巴那次空战,巴基斯坦用歼-10C打印度阵风,明明战机档次低半截,结果反杀了。

靠靠的就是数据链+预警机指挥,打的是体系战。

现在这套玩法,搬到海上来了。

只不过主角从歼-10C换成了歼-35,隐身的,还能挂更多导弹。

我在宁波港区干活的朋友老李前两天还跟我聊这事。

他说他们码头最近接的订单全是特种钢,厚度、韧性都有特殊要求,听说是给新船厂供的。

我一听就知道,这八成跟后续航母有关。

电磁弹射看着是舰上的事,其实根子在陆地上。

高铁搞磁悬浮的时候,谁想到这技术有一天能用在航母上?

电网调度、新能源储能,这些平时看不见的东西,全在背后撑着。

这不是单一突破,是整套制造业链条的爆发。

中国现在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快三成了,连续十五年第一。

去年新能源汽车干出一千三百万辆,全世界每卖两辆电车,就有一辆是中国造。

造船份额也是第一,韩国人都追不上。

联合国说,到2030年咱们工业产出可能占全球45%。

四个美国的体量,你说吓人不吓人?

没有这个底子,哪来的福建舰?

航母不是玩具,烧钱烧材料烧技术。

可咱们有工厂,有工人,有完整的供应链,想造就能造出来。

更重要的是,咱们在外面的利益太多了。

全球一百五十多个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是我们,境外企业五万两千家,资产九万亿美金往上走。

这些东西放在那儿,没人护着行吗?

就像一个小孩子抱着金砖走在街上,你不惹事,事也要来找你。

历史上咱吃过亏啊。

从1840年到1949年,四百七十多次从海上被打进来。

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哪一次不是痛彻心扉?

现在不一样了。

经济走出去了,军队也得跟上。

福建舰这一亮相,第二岛链的压力直接变了。

玉渊潭天引专家话说,它的打击范围能覆盖到关岛那一片。

台湾那边有个前海军舰长叫吕礼诗,他说华盛顿应该清醒了,再也不能在第二岛链横着走了。

什么叫岛链?

第一岛链是从日本南边经台湾到菲律宾,像条锁链卡在门口。

第二岛链是小笠原、关岛、马里亚纳,是后方支撑点。

第三岛链都到夏威夷了,那是美国最后的退路。

过去几十年,人家靠这些地方围堵我们,搞封锁,派军舰挑衅。

现在福建舰一出来,这条链子眼看就要松了。

美军动作早就暴露了心思。

这几年日本的海军陆战队往关岛撤,F-22也不常驻了,战略轰炸机调回本土,只轮换过去几个。

还在斐济、汤加拼命扩建机场,修跑道。

明摆着,他们在往后缩。

我老家在湛江,小时候常听老人讲南海风浪大,渔船出海怕遇上外军舰艇驱赶。

现在不一样了,我表弟在远洋渔业公司,说最近几年护航多了,船队敢往更深的海域走了。

福建舰入列以后,台当局那点幻想也该碎了。

他们以为靠几艘破船、喊几句口号就能拖住统一进程?

做梦。

外部势力插手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

但说实话,福建舰只是开始。

它是常规动力,跑一趟最多一万两千海里,远海作战得靠补给船跟着,机动性受限。

要真正全球部署,必须上核动力。

可我不急。

中核集团那个“玲龙一号”小型核反应堆,2024年已经并网发电了。

功率够,体积小,正好适合航母用。

这东西要是装上去,续航就是无限的。

你想电磁弹射我们都能从追赶到反超,核动力凭啥不行?

只要稳住节奏,一步一步来,肯定能成。

福建舰这次的“三连击”,表面看是海军秀肌肉。

实际上,它是整个中国高端制造的缩影。

从甲板用的钢,到控制系统里的芯片,全是我们自己造的。

没有一个环节卡脖子,这才是最牛的地方。

这不光是打仗用的工具,更像是中国经济走向全球的通行证。

有了它,我们的货轮才能安全航行,海外投资才有保障。

反过来,赚的钱又能投回来搞研发,搞升级。

良性循环,就这么转起来了。

大多数人总觉得海军还不够强。

天天盼着新航母下水,盯着什么时候能进大洋深处。

9月25号下午,国防部说了句话:福建舰的试验训练正按计划走。

意思是,交接入列的日子不远了。

但我心里清楚。

一艘不够。

两艘也不够。

我们要保护的利益,遍布七大洲五大洋。

路还长。

可只要制造业不倒,技术不停,那一天一定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