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要打造第六座高铁站——东部新城站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郑州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1—2035)》规划显示:“加快建设郑州南站,改造郑州站、优化航空港站、升级郑州西站,谋划新建东部新城站、大关庄站、岗李站,形成‘五主多辅’的铁路客运枢纽体系。”
引自郑州新闻广播
就在一个多月前,批后公布的《中牟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研究预留郑宁高铁东部新城站,作为未来郑州铁路主客站之一和郑州市至长三角、胶东半岛等东向出行服务的主要门户枢纽” 。
——从“四通八达”到“十向联通”
2021年4月,《郑州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发展规划(2020-2035年)》提出,“规划研究郑州经洛阳至银川、郑州经亳州至南京、郑州至青岛高速铁路,形成直连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中心城市的综合运输通道,打造以郑州为中心的十向联通综合运输通道格局”。
目前,郑州已在全国率先建成“米”字型高铁枢纽,依托京广高铁、郑徐-郑西高铁、郑万高铁、郑太高铁、郑合高铁,形成了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四面八方”发展格局,并直连了“五大增长极”。
此外,2024年7月,日兰高铁全线贯通运营,使得郑州与青岛直连。
这样,郑州至胶东半岛方向就有了两条通道:郑济-济青高铁,郑徐(郑州至兰考段)-日兰高铁。
引自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官网
2025年7月,最新公布的《郑州市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2023-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在既有‘米’字形高铁网基础上,研究新增沪郑银高铁,形成“十向”高铁网。研究郑州至银川高铁新通道,郑州经亳州、蚌埠至南京、上海高铁新通道,预留450公里/小时提速条件,强化与南京、上海的直连直通,进一步缩短与长三角核心城市联系时间”。
此前,郑州至长三角也有两条通道:依托郑合高铁,途径合肥到达南京、上海;依托郑徐-京沪高铁,到达南京、上海,但时间较长,至少也得4个小时。
这次提出郑州经亳州、蚌埠至南京、上海高铁新通道,可以实现郑州与南京、上海的直连,也将郑州高铁线路从此前的8个方向拓展到10个。
——中牟的“大时代”
长期以来,中牟作为郑州市辖属的最后一个县,总被认为低了6区5(县级)市一头,似乎被郑州“收编”(撤县设区)是最好的归宿。
引自郑州市政府官网
2018年2月,《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17—2035年) 》就曾提出,“优先完成中牟、荥阳、新郑的撤县(市)改区,加快推进新密组团、登封组团、巩义组团建设,尽快实现全域城区化”。
伴随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扩容、郑东新区开发建设、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设立,中牟县逐步被“蚕食”,行政区划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引自《中牟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版》
近年来,在郑开同城、郑州都市圈等建设的背景下,伴随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东新区等功能区建设,中牟的地位愈加凸显,也在不断提升。
2024年11月,河南省第一个省级新区——中牟新区挂牌成立,成为郑州五大功能区之一(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中牟新区与中牟县实行“区县合一”,行政区划不变,职能各有侧重,新区管经济、县管社会事务。
一般来说,县是正处级,但中牟新区与郑东新区一样,同为省级功能区,属副厅级。这样,中牟的行政地位得到提升。
今年5月,《郑州市支持河南中牟新区加快发展若干先行政策措施》提出“将新区规划纳入郑州市规划体系统一管理,重点将新区建设纳入全市轨道交通、枢纽体系、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等专项规划”。
然后有了东部新城站落户,中牟的交通地位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