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弹簧厂到新能源巨头:赛力斯的逆袭之路

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问界品牌如同一匹黑马横空出世。2023年,问界系列车型销量突破14万辆,跻身行业前十。但鲜为人知的是,问界背后的制造商赛力斯,前身竟是一家生产家用电器弹簧的小厂。这家企业如何完成从山城农用车王到新能源国家队的华丽转身?

弹簧起家:1986年的创业原点

1986年,张兴海在重庆巴县创立了凤凰电器弹簧厂,资产不足30万元。这家小厂最初只生产家用电器弹簧和微车坐垫弹簧,谁也想不到它会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凭借过硬的质量,弹簧厂逐渐打开市场,产品远销海外,甚至在越南设立了商务办事处。

随着业务扩展,弹簧厂升级为渝安集团,并成为长安汽车的重要供应商。到2002年,渝安已成长为汽车零配件领域的巨头。但张兴海并不满足于只做低端零配件,他敏锐地察觉到整车制造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东风助力:从零部件到整车制造

2003年,渝安集团迎来了第一次重大转型。张兴海主动找到东风集团,成功促成合作,共同成立了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这次合作让赛力斯前身正式进入整车制造领域,主攻平价微面和轻型卡车市场。

东风小康凭借皮实可靠+极致性价比的产品策略迅速占领市场。其产品省略空调、收音机等非必要配置,专注核心运输功能;发动机调校特别适合爬坡和重载,完美契合城乡市场需求。到2000年,小康品牌在西南地区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5%,年销量突破5万辆,成为名副其实的面包车大王。

新能源转型:第三次创业的豪赌

2016年,当传统燃油车市场依然红火时,张兴海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全面转向新能源汽车。这一年,小康集团成立金康新能源(赛力斯前身),依托美股上市平台SF Motors全力推进电动车技术攻关。

转型之路充满挑战。赛力斯投入巨资研发,2019年正式推出自有品牌赛力斯。但真正改变命运的转折出现在2021年——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鸿蒙座舱与赛力斯的底盘、三电系统完美结合,问界系列一炮而红。

华为赋能:问界品牌的崛起

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堪称智选车模式的典范。华为深度参与产品定义、设计甚至定价,而赛力斯专注制造。问界M5、M7、M9三款SUV相继推出,特别是问界M9持续领跑50万级豪华车市场。

这种深度绑定曾引发争议——问界车型尾标一度改为HUAWEI问界,后又因政策调整改回。张兴海坦言:与华为联手,无异于押上全部身家性命。但市场证明这次豪赌成功了,2022年公司正式更名为赛力斯,标志着转型完成。

从弹簧厂到新能源黑马,赛力斯38年的发展印证了没有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思维。这家企业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变革的时代,敢于转型比固守成功更需要勇气。

#搜索话题8月创作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