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石墨加征关税,是“阳谋”还是“昏招”?
最近,一则消息在新能源行业炸了锅:美国商务部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关键电池材料石墨加征93.5%的反倾销税,叠加现有税率后,实际关税将达到160%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引发全球关注。 美国为什么突然对石墨下手?表面上,美国称中国石墨材料受到“不公平补贴”,但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个借口。从深层来看,一方面,美国想保护本土石墨产业。近年来,中国石墨凭借成本和技术优势,大量涌入美国市场,让美国本土企业压力山大。通过加征关税,美国试图为本国企业撑起保护伞,创造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美国一直想降低对外国关键原材料的依赖,增强自身供应链的自主性和安全性。石墨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料,美国自然想通过关税手段,倒逼产业本土化,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可这一举措,真能如美国所愿吗?未必!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生产国和出口国,美国59%的天然石墨和68%的人造石墨进口依赖中国。加征关税后,美国企业采购中国石墨的成本将大幅增加。特斯拉及其主要电池供应商日本松下等企业就曾竭力反对新关税,直言美国本土石墨产业在质量与产能方面均无法满足需求,供应链仍需依赖中国进口。咨询公司CRU集团电池材料部门负责人阿扎姆估算,160%的关税相当于普通电动汽车电池电芯每千瓦时增加7美元成本,这不仅会让韩国电池制造商一到两个完整季度的利润被抹去,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售价也可能因此上涨8%-12% ,进而削弱其全球竞争力。
美国这招,看似是贸易保护的“阳谋”,实则更像一招“昏招”。在全球化的今天,强行切断供应链、搞贸易保护,不仅伤害了中国企业,也会让美国自身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重重阻碍。大家觉得,美国这一举措还会带来哪些影响?中国企业又该如何应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