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出来了,GDP同比增长5.3%。
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数据还不错。
很多人可能觉得和自己的体感不一样,甚至觉得今年比去年还要差,这很正常,新动能转换期间,旧动能从业人数会更多一些,旧动能目前普遍身处去产能周期,所以日子并不太好过,也注定了大部分人的体感更差。
但总体来看,今年和去年还是很不一样的,去年一季度GDP增速5.3%,二季度增速4.7%,数据掉的很厉害,而今年在川普打响关税战的情况下,数据还能维持在5.3%,是很不容易的。
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呢?组成GDP数字背后的一个个模块,就是整个经济基本面,包括出口、投资、消费,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下各模块的情况。
首先看反映消费冷热的社零数据。
上半年,社零总额24.5万亿元,同比增长5.0%。6月同比增长4.8%。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的贡献率为52%,占了大头。
但上半年的消费,主要还是国补强额度的补贴堆起来的,餐饮以及CPI数据说明大家的消费意愿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6月的CPI虽然已经转正(+0.1%),但改善幅度有限且基础不牢,还是说明消费动能不足。
主要还是大家的收入问题没有解决,虽然各地也在提最低工资标准,但额度太小,很难对消费起到拉动作用。
下半年,消费类的政策一定还会继续,国补之外,类似扩大服务供给这样的政策也会出来,一是目前除了拉消费,其他两辆马车不确定都太大,很难拉动;二是类似餐饮、旅游这样的服务消费变得越来越重要,带来的就业也更庞大,门槛更低,也能惠及更多普通人。
但最终消费的拉动,还是要看大家的钱包,虽然现在很多地方也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治标不治本。
包括最近有一个数据很火,说是近三成的打工人存款超过50万,但这样的数据一点也经不起推敲,一些媒体很快就扒到这个数据样本太小,结论很离谱。
相反,结合上半年我国住户存款162万亿,及财富分配的一九原则,普通老百姓的人均投资资产也就5、6万左右,去掉债、去掉人情往来,能留下来消费的寥寥无几,所以现在虽然经常说拉消费,但实际上,想要达到预期效果很难。
国补这样的政策边际性效应也会逐步降低,因为这类补贴类的消费实质上还是必需品的消费,必需品的需求满足之后,消费需求就会下降,毕竟谁家也不是天天要换手机,换冰箱家电。
其次出口,数据很好,海关总署7月14日的数据,上半年我国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实现7.2%的较快增长,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3%。
出口数据好,主要是抢出口、转口贸易等因素的影响。
这一点从6月的数据就能看出来,我国6月出口同比从5月的4.8%升至5.8%,对美国出口金额也从5月的-34.5%升至-16.1%。
与此同时,高端制造业的出口还在往上涨,上半年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2成,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这也是全球顺差咱们拿走小一半的原因。
下半年,情况预计就不一样了,“抢出口”透支部分需求,同时美关税税率上升对出口的打击显现,出口对经济的拖累就会看出来。
但是短期内美国上调欧盟和墨西哥等国的关税,对中国出口也有利。
7月8号的时候,特朗普有向14个国家发出“关水函”,税率和4月2号提出的对等关税税率大体相当,但对中国维持了之前的对等+芬太尼的30%关税。
如果其他经济体关税上调,中国关税保持现状,考虑到人民币对欧元自特朗普再上任以来贬值10%,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竞争力不降不升。
不过这一块,包括中美贸易谈判,之后都有可能反复,总体上,下半年我国的出口,前景还是不明朗的,预估还是要靠消费去拉经济。
最后看投资,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654亿元,同比增长2.8%,而1-5月这个数据是3.7%,已经连续三月呈现加速下跌趋势。
这主要是因为三大支柱增速都有所放缓。
基建的投资增速4.6%,低于1-5月的5.6%;制造业的投资增速7.5%,降到了2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房地产投资增速-11.2%,这个数据22年4月以来都没有回正过。
基建其实反映的是地方没钱,制造业则反映的是企业没钱,房地产就不说了,这几年一直是拖累项。
投资这一块的问题,或者说对经济拉动作用,下半年应该还是这样,一般。
一是地方的收入因为房地产问题,还会是老样子,基建投资的钱除了卖地,也包括发债、税收,但现在地方债务问题也很棘手了,最近已经开始暴露出来了,挪养老金还债大家也都知道了,所以地方压根没钱搞基建。
而且最近上面还发了保就业相关的文件,要把稳就业提到战略高度,结合现在的市场情况,不管是拉消费也好,还是稳社会基本面,发这个文件都能理解,但对地方也是一重考验。
因为文件明确说了兜底保障,兜底保障是什么意思,发放补贴和救助,有需要的情况下,就是要靠财政兜底。
现在穷的底掉的地方,财政压力这不又增加了。
二是今年也一直在说反内卷、去产能,制造业投资增速放慢,就可以看作是反内卷、去产能的短期阵痛,目前汽车、光伏、钢铁、水泥、煤炭这些行业都在减产。
之所以减产,就是因为大家拼命搞生产,供过于求,卖不出去,导致价格往死里降,把产业利润卷没了,企业不赚钱,涨工资就实现不了,所以反内卷、去产能是必须要的,也是新旧动能转换期间必须得经历的阶段。
旧动能要淘汰掉相当部分的企业,那制造业的投资增产数据就不会太好看。
目前,工业产能利用率依然在低位,企业的营业利润率也在低位,工业品供过于求的背景下,PPI同比降幅也进一步下滑。
三是房地产止跌回稳基础不牢,销售数据还是很差,上半年百强房企销售额同比降11.8%,这个月的成交也还在继续降,今天国家统计局还说要以更大力度来推进房地产止跌回稳,所以接下来房地产这一块的数据依然会是拖累,没跑了。
所以就上半年的数据来看,目前有且能指望的也就是消费了。
总体上,外部环境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当下的成绩确实来之不易。